...苏洵墓,别名苏坟山,位于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西。为苏洵及夫人程氏、苏轼原配夫人王弗的墓地。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进行过大修。 三苏墓旧志载:“苏洵疾卒于治平三年(1066)戊申四月,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赐光禄寺丞,有司具载其丧归于...
...红拂墓位于醴陵渌水西岸的西山上。墓坐西朝东,为三合土筑成,基部为八方形,边长1.2m,高0.38m,墓冢拱起呈半球形,顶部正中又筑起约0.17m高的四方碑座,其上矗立起一块高约2m的汉白玉石碑,碑顶为花岗岩质的四角飞檐,葫芦状,墓碑正面刻...
...目录 《中华本草》砂漏芦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砂漏芦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拼音名】Shā Lòu Lú 【英文名】Root of Gmelin Globethistle 【别名】刺甲盖、恶背火草、...
...湖南岳阳小乔墓,又名二乔墓,在岳阳楼北面。据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又引《戊申志》载“墓在今广丰仓内。或小乔从周瑜镇巴丘,死葬蔫。大乔不应...
...《博济方》砂木香丸治丈夫妇人一切冷气攻刺疼痛,或成积聚,隐见不常,发则疠刺。巴豆(一两,去皮,以纸出油尽为度,另研) 砂(半两,另研细,后入巴豆,入诸药)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 官桂(去皮) 茱萸(炒) 舶上茴香 荆三棱(炒) 干姜(...
...俗名砂仁辛温涩,无毒。发明 缩砂属土,醒脾调胃,为脾、胃、肺、肾、大小肠、膀胱七经之气药,能引诸药归宿丹田。治脾虚泄泻,宿食不消,泻痢白沫,腹中虚痛,寒饮胀痞,噎膈呕吐,和中行气,止痛安胎,用之悉效。同熟地、茯苓纳气归肾。同檀香、豆蔻下气...
...目录 《太平圣惠方》缩砂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缩砂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太平圣惠方》:缩砂丸【处方】缩砂30克(去皮)黄连30克(去须,微炒)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干姜15克(炮裂,锉)木香15克 吴茱萸30克(汤浸七遍...
...目录 《中华本草》砂漏芦根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砂漏芦根 【拼音名】Shā Lòu Lú Gēn 【别名】砂兰刺头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砂蓝刺头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hinops gmelinii ...
...奴官冢 卢涣 赵冬曦 丁永兴 严安之 女娲墓 李邈 贾耽 张式 樊泽 齐景公墓 郭谊 寿安土棺 李思恭 武瑜 曹王墓 韩建 海陵夏氏 庐陵彭氏 武夷山 林赞尧 张绍军卒 马黄谷冢 秦进崇 和文 奴官冢 酂县有后汉奴官冢,初,村人田于其侧,...
...司马穰苴田穰苴墓,位于今天的齐都镇尹家村南250米处。墓高约10米,南北长25米,东西长约38米。因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古墓的东、北两侧陡峭,而其他面坡度较缓和。“繁花簇拥丘高起,当年司马眠于此”,田穰苴墓已在此矗立二千余年了。后人在游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