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直肠外脱垂诊断并不困难。患者蹲下做用力排便动作,即可见红色球形肿块突出肛门2~5cm,有放射状沟纹,指检示其为两层折叠的黏膜,排便后自行缩回。完全脱垂的脱出肠段较长,呈椭圆形或宝塔状,长约10cm,有层层折叠的环状皱襞,两层黏膜之间...
...诊断 根据病史及外观即可诊断。便后能自行回缩的病例,嘱患儿于蹲位用力排便后观察,并行直肠指诊,常可发现肛门括约肌松弛。如直肠不完全脱垂,脱出之黏膜表面呈纵行沟纹,如直肠完全脱垂,黏膜表面呈环状皱襞。 鉴别 需与严重肠套叠的套入部自肛门脱出...
...引起直肠脱垂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一)解剖因素 小儿骶尾弯曲度较正常浅,直肠呈垂直状,当腹内压增高时直肠失去骶骨的支持,易于脱垂。某些成年人直肠前陷凹处腹膜较正常低,当腹内压增高时,肠襻直接压在直肠前壁将其向下推,易导致直肠脱垂。 (二)...
...直肠损伤是由于直肠位置深在、隐蔽,又有骨盆的良好保护,很少损伤。一旦损伤由于直肠多呈空虚状态或虽有粪便也已成形,不易自穿孔处溢出,炎症进展较缓慢,症状隐匿,易被忽略。但伤处粪便的细菌种类多,密度大,可达1016/L,极易造成严重的腹腔内或...
...诊断 根据上述典型病史、症状及体征,直肠前突诊断并不困难。正常人用力排粪时,在肛管直肠交界处前上方有时可见向前膨出,长度较长,但深度一般不超过5cm。国内医学界提出直肠前突排粪造影检查,可分为三度:即轻度,前突深度为0.6~1.5cm;...
...脊髓痨包括了以直肠剧烈疼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的直肠危象。梅毒是一种经典性性病。梅毒是一种经典性性病。据医史学家考证,梅毒起源于美洲,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通过海员和士兵使梅毒在欧亚两洲迅速传播。16世纪以前,我国尚无梅毒的记载。...
...直肠脱垂病人多数因中气不足,虚证居多。平时宜多食木耳、茄子、山药、芡实、鸡肉、羊肉、无花果、香菜等食物以增加营养,补其不足。 常用食疗处方: (1)配方:黄芪30克,猪大肠头1只。制法:将新鲜猪大肠头洗净,反复清洗并除味后备用。然后将黄芪...
...无直肠与直肠闭锁为先天性直肠发育畸形,先天性肛门直肠发育畸形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首位,男女性别的发病率大致相等,其中男性稍多,在新生儿中,发病率1:1500-1:5000。...
...西医治疗 1.电灼切除 息肉位置较高,无法自肛门切除者,通过直肠镜、乙状结肠镜 或纤维结肠镜显露息肉,有蒂息肉用圈套器套住蒂部电灼切除。广基息肉电灼不安全。 2.经肛门切除 适用于直肠下段息肉。在骶麻下进行,扩张肛门后,用组织钳将息肉拉出...
...主要同直肠闭锁相鉴别。直肠闭锁是直肠盲端与肛门之间有一定距离,因胎儿时期的原始肛发育不全所致,症状比锁肛严重,努责时肛门周围膨胀程度比锁肛小。主要同直肠闭锁相鉴别。 直肠闭锁是直肠盲端与肛门之间有一定距离,因胎儿时期的原始肛发育不全所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