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学士退阴与正元同煎,以治阴证咳逆)夫逆病咳逆,火炎上使阴气不内也。阴气者,即吸入之阴气也。阴证内寒,与吸入之阴同类逆者,胃热失下也。阴气先绝,阳气后亦将竭,火独炎上,逆出阴气而为咳逆也。阴证者,内已伏阴,阴气太甚,肾水擅权,肝气不生,...
...涌泉穴,次日晨起时除去。连贴3~5次,可解痉止咳。使用大蒜贴敷时,宜先在贴敷处涂一层植物油或凡士林、石蜡油,以防局部起疱。(胡献国) ...
...组成:荷叶,、红柚子皮(煅)各15克,白糖9克。 主治:百日咳。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百日咳...
...顿呛初起与伤风感冒颇难区别。如果伤风感冒经过治疗病情好转,而咳嗽却逐渐加剧,且有日轻夜重并具有典型的顿呛及伴有吼声,则诊断较易确定。《杂病·证治准绳·咳嗽》谓“时行嗽,恶热恶寒,头痛,鼻塞,气急,状如伤冷热,连咳不已”。...
...【概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生姜片摩擦穴区至皮肤发红,再取药粉约10g,以凡士林调匀后涂上约小指头(患者指头)大一小团,以麝香追风膏贴压其上。上述两法可同时进行,2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40例,治愈...
...指儿童感受时邪、痰浊阻滞气道、肺气不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有明显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而病程长为特徵。因其有传染性,易引起流行,故又称“疫咳”。因形容其咳嗽的状态和咳嗽的连续性,又称“鹭鶿咳”、“顿咳”、“时行顿呛”。因其咳嗽时带...
...,悉知用药有误,复拟滋肾柔肝法:沙参15g 麦冬15g 乌梅15g 白芍15g 柴胡15g 黄芩10g 苏子15g 甘草10g 羚羊粉2g (冲)三剂五诊:咳嗽复减,嘱守方续服三剂。按:《素问·咳论》云:“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
...苋菜红甙(amaranthin)和甜菜甙(betanin)[4]。 【性味】甘;微咸;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清肝明目;解毒。主咳嗽;哮喘;百日咳;小儿夜啼;目赤肿痛;肝热头晕;头痛;痢疾;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目录 《中药大辞典》鸬鹚涎 《中华本草》鸬鹚涎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药大辞典》:鸬鹚涎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Lú Cí Xián 【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口涎。 【功能主治】治百日咳。 【附方】①治肾咳,俗呼顿呛,...
...病名。又名顿咳、顿呛、时行顿呛、鸡咳、鹭鸶咳、呛咳、疫咳、天哮呛、天哮、迫咳。是一种流行于冬春之季的传染病,以五岁以下婴幼儿为多见。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后伴有特殊的吸气性回声为特征。由时行疫毒犯肺,肺气不宣,气郁化热,酿液成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