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药膳》人参茯苓生姜粥主要原料:人参5克,白茯苓20克,生姜5克,粳米100克。制作方法:将人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30分钟,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两次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效用说明:益气补虚,健脾养胃...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茯苓苏子丸治面肿,小便涩,心腹胀满。茯苓 苏子 杏仁(去皮尖,各二两) 橘皮 防己 葶苈(纸炒,各一两一分)上为末,蜜丸,如小豆大。以桑白皮汤下三十丸,食后服。【料简】夫洪肿,门类极多,自正水之余,有风水、皮水、石水、...
...用法用量】水煎服。胀甚者,加桔壳;腿脚肿者,加防己;湿喘者,加苦葶苈。【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六▼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金鉴》卷四十六:茯苓导水汤【处方】茯苓、槟榔、猪苓、缩砂、木香、陈皮、泽泻、白术、木瓜、大腹皮、桑白皮、苏梗各等分...
...目录 《外台》赤小豆茯苓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赤小豆茯苓汤【别名】赤苓散、赤小豆散【处方】赤小豆30枚,茯苓6铢,瓜蒂4铢,雄黄2铢,甘草半两(炙),女萎4铢。【制法】上切。以水3升,煮小豆、茯苓,取8合汁,捣后四药为散...
...目录 《外台》茯苓小泽泻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茯苓小泽泻汤【别名】茯苓汤【处方】茯苓4两,泽泻4两,半夏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功能主治】胃反,吐而渴者。【用法用量】茯苓汤(《医心方》卷九引《经心录》)。【注意...
...目录 《外台秘要》茯苓理中汤 《外台》茯苓理中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外台秘要》卷六:茯苓理中汤【处方】茯苓6克 甘草9克(炙)干姜3克(炮)人参9克 木瓜9克【制法】上五味,哎咀。【功能主治】治霍乱,脐上筑而悸。【用法用量】以...
...目录 《女科指掌》半夏茯苓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女科指掌》:半夏茯苓丸【处方】茯苓、半夏、橘皮、枳壳、人参、甘草、干姜。【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妊娠恶阻,甚者寒热呕吐,胸膈烦满。【用法用量】每服20丸。【摘录】《女科指掌》...
...苏辙心想:求人不如求己。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找来医书,开始自学。他毕竟聪明过人,又勤学好问,没费太多功夫,便对《神农本草经》中数百种中草药的性味、功用都了解得一清二楚了。其中,他发现茯苓这味药药性十分平和,正如《神农本草经》所指出的那样“...
...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人参附子汤主之;不差,复以人参干姜汤与之。《医宗金鉴》茯苓甘草汤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一两。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方解】是方乃仿桂枝、五苓二方之义,小制其法...
...中医认为,茯苓能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麦门冬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 中医认为,茯苓能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