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疫_《类证治裁》

...编号 40〔疫〕 ----45页26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疫〕 名词解释 初起三日. (葱豉汤加童便热服)汗之. 不汗.少顷更服. 以汗出热除为度. 三服不解而脉浮. 尚属表.用(白虎汤)见里. 用(承气汤. 解毒汤)...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541.html

序_《疡机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劳而病自愈。间出《疡机要》一编,属其友沈生梓之以传。沈生读之,大率以己意而订古方,以医案而验治效,以调补为守备之完策,以解利为攻击之权宜。盖不出乎庙堂之讦谟,而坐得夫催陷廓清之术。假令业医者而执是焉,既不病于滞而不通,又不病于肤而无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liyangjiyao/340-2-0.html

中热中暑总论_《因脉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秦子曰∶热与寒,相反也。冬有寒,夏有热。仲景于冬则有直中阴经之寒,有寒伤三阳之热,总其名曰《伤寒论》。其夏秋寒热病,则无垂训也。洁古、东垣,虽有动而得之之中热,静而得之之中暑,然其治法,似乎未纯。夫中热中暑,均是热症,但得之有动静之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10-3.html

治法_《疡机要》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气虚,血涸而不通者,用十全大补汤;若肝胆邪盛,脾土受侮而不能输化者,用小柴胡汤加山栀、郁李仁、枳壳治之。一怔忡无寐,或兼衄血便血,若内热晡热,作渴饮汤,肢体倦怠,此脾血虚而火动也,用四神、远志;若因心血虚损,用柏子仁散。大抵此皆心脾血少所致...

http://qihuangzhishu.com/340/5.htm

肿胀总论_《因脉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秦子曰∶肿在表者多,胀在表者少。肿肿于遍身,现于皮肤,在外不在内。胀胀于心腹,即《内经》所谓心腹满,旦食不能暮食也。是以其当分,其治当别。然经络同者,形治法,亦无不同。例如外感之肿,与外感之胀,二者固自各异,至内伤五脏之肿,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12-1.html

发热总论_《因脉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秦子曰∶人若发热,则为有病,发热不已,即蹈危机。夫人未有不病而发热者,未有发热不休而不死者。凡病而不发热,虽病未重;若病而发热,虽轻不可忽也。故余于发热,既详着《伤寒大白》中,又复着于大方杂症门,今立外感二条,内伤二条,其余门路虽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10-5.html

各方_《解围元薮》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为末,用麻黄煎膏丸,每丸重五钱,酒磨,服一丸,神效,避风为妙。二八济阳丹三十九 治软瘫、麻、血风、痒风、干风、冷麻、半肢、血痹、鹅掌、风血枯气败等。元参(半斤酒浆浸晒三次) 苦参(一斤姜汁酒浆各浸一夜晒炒末半斤) 犀角 当归 蒺藜 熟地...

http://qihuangzhishu.com/793/71.htm

总论_《银海指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医虽有专科,而病则无专病也。有专科则其术精,无专病则其杂,吾故论目病而及于兼焉。夫病之重者,莫如伤寒。仲景论太阳篇中,头热目赤。阳明篇中,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少阳篇中,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是伤寒兼目疾也。若夫中风头风,虚劳臌胀...

http://qihuangzhishu.com/751/47.htm

《外科大成》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祁坤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65年 自叙 序 卷一\总论部 痈疽之脉 痈疽之源 痈疽之别 痈疽生死法 察形色顺逆法 内消内托法 虚实治法 经络大略 十二经补泻药品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针 砭 灸 烙 卷一\论治 次第 虚实 ...

http://qihuangzhishu.com/643/index.htm

《外科大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祁坤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65年 自叙 序 卷一\总论部 痈疽之脉 痈疽之源 痈疽之别 痈疽生死法 察形色顺逆法 内消内托法 虚实治法 经络大略 十二经补泻药品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针 砭 灸 烙 卷一\论治 次第 虚实 ...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dacheng/index.html

共找到76,7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