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辛、丁与壬、戊与癸等,称做夫妻互用。若相合时均无开穴,可取十二经的子母补泻穴,称为子母互用。本法以日期的天干为主,因称纳甲(干);以时辰地支为主的子母补泻配穴则称纳子(支)。参见各该条。②针法著作。承淡安等编。书中阐解子午流注学说在针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49.htm

针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电针是毫针刺与脉冲电流相结合作用于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种针刺方法。由于综合了留针刺激和电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器具药物】 电针法使用的仪器称电针仪或电针治疗仪。早期用的是蜂呜式电针仪,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75.html

治病八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针法操作顺序与阳中隐阴相反,进针后先在深层行泻法—紧提慢按六数,再退到浅层行补法—紧按慢提九数。阳中隐阴和阴中隐阳两法主要由徐疾和提插,亦可用捻转组合而成,均属补泻兼施,适用于虚实夹杂之证。子午捣臼、龙虎交战子午捣臼:是种捻转...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8-4.html

飞经走气四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右,慢慢拨动。”针法是:斜向浅刺或先深后浅,针尖刺向病所,然后将针柄缓缓摆动,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样,以推动经气的远行。本法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称“苍龙摆尾”。白虎摇头《金针赋》:“白虎...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8-3.html

针法_《针灸聚英》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金针赋云.先须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声.随咳下针.凡补先呼气.初针刺至皮肉.处.在其中矣.凡泻者吸气.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却须退针复至于人.待气沉紧.倒针朝病.同前矣.及夫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uying/929-9-14.html

进气、留气与抽添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进气:主要是在深层施行补法。《金针赋》:“进气之决: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行。”针法是:进针后刺入深层(九分)施行补法,如紧按慢提九数,然后留针片刻。留气:由徐疾和提插组合而成。《金针赋》:“留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1.htm

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出针法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是整个毫针刺过程中的最后一个操作程序,预示针刺结束。()出针方法: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手拇食两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13/51.htm

男女腹部分寸肥瘦盘一百四十九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腹部大空三尺五,多取循循买气来,肥人针满盘三寸,瘦人针半微微开,男人肥者三寸取,妇瘦寸看实虚,男女分寸皆已定,肥瘦此法须当推。...

http://qihuangzhishu.com/791/174.htm

用耳穴诊断治颈椎病_骨科颈椎病_【中医宝典】

...耳穴诊断是在望耳诊断基础上,随着对耳穴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起来的种新型诊断方法。耳穴诊断除了传统的望诊外,还应用了耳穴压痛诊断、耳穴触摸诊断、耳温测定、染色法及日光反射等方法,并根据耳穴诊断的基本理论相应设计了利用音响、液晶等进行耳穴...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10056.html

温针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在应用针法的同时加以温热刺激的种疗法。一般多在针入皮下的毫针柄上,或针体部用艾绒燃烧,使热通过针体传入体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enzhen-2465.html

共找到410,9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