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针法_【中医宝典】

...【概述】 皮肤针法是一种多针浅刺人体腧穴或特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针刺。因为它的刺激轻微,又只局限在身体表面,适用于儿童病人,所以还被称为“小儿针”。皮肤针法和其他针法不同点,除了刺得浅以外,叩刺的重点还着重在十二经线和皮部,不仅仅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93.html

毫针刺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食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弛部位的腧穴。(图10-68)④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薄部位的进针,如印堂等。(图10-69)2.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在针刺过程中,...

http://qihuangzhishu.com/93/440.htm

毫针持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如《标幽赋》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确是经验之谈。()持针姿势持针的姿势、状如执持毛笔,故称为执毛笔式持针法。根据用指的多少,一般又分为指持针法、三指持针法、四指持针法、五指持针法。1.指持针法:即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3.htm

难经针法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难经》是一部阐述《内经》中有关脉学、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问题的著作,相传为秦越人(扁鹊)所作。全书以质疑问难开工共分八十一难,其中第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主要讨论针法及其补泻的运用。《难经》进一步丰富了《内经》的理论,对后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2.htm

针法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针向病,针退地天人。补必随经刺,令他吹气频。随吹随左转...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21-17.html

针法_【中医宝典】

...温针法 【概述】 温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针柄灸法。在我国汉代的医籍《伤寒论》中就已提到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 【器具药物】 【操作方法】 先按疾病的需要选取穴位,针刺得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77.html

针法-_【中医宝典】

...温针法 - 【概述】 温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为针柄灸法。在我国汉代的医籍《伤寒论》中就已提到这种方法。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 【器具药物】 【操作方法】 先按疾病的需要选取穴位,针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36.html

豹文刺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五刺的一种。即在患病部位的前后左右多处刺破小血管,排出郁血。这是应用于治疗心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aowenci-2395.html

近世针家十四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也。摇凡退针出穴时,必须摆撼而出之,所谓青龙摆尾者,即摇也。故曰摇以行气,此出针法也。三退凡施补泻,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泻三吸,泻时出针,宜补三呼。再停少时,方可出针。又一泻法,一飞三退,邪气自退。其一插至地部,三至天部,插针宜速...

http://qihuangzhishu.com/716/67.htm

皮内针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概述】 皮内针法又称埋针法,它是将一种特制的针具留置于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的一种方法。 它是毫针留计法的发展,对提高某些疾病的临床效果有一定作用。【器具药物】 目前用得较多的皮内针针具为颗粒式(麦粒式)和揿钉式两种。以揿钉式更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84.html

共找到269,6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