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 按摩的一般手法 1.按: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 2.摩: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柔和的摩擦 3.推:用手指或手掌向前、向上或向外推挤皮肤肌肉。 4.拿: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盘膜,向上捍起,随后又放下。 5...
...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 〖解剖〗 在咬肌附着部前缘;前方有面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 〖主治疾病〗 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颊车穴治齿痛。 〖刺灸法〗 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 〖别名〗 髓孔穴。 ...
...手背静脉网,近侧为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
...《针灸资生经》)。布有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的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遗精,阳萎,阴挺,带下,茎中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人体大赫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中药的禁忌内容较广,涉及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食禁忌、病情禁忌、制剂禁忌等。 一、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在复方中禁止或不宜配合运用。早在《本经?序例》的“七情”中就有:“勿用相恶、相反者”的论述,这也是后世 配伍禁忌的基本依据。但...
...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 〖主治疾病〗腹痛绕脐,呕吐,腹胀,痢疾,泄泻,便秘,疝气,...
...bái(ST 2) 【标准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取法】正坐位,在承泣直下3分,当眶下孔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提上唇肌、眶下孔或上颌骨。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
...八十年代以来,有关临床资料很多。在方法上,既有传统的刺灸之法,又有电针、穴位注射等现代的穴位刺激法,还有来自民间的挑治法,耳针和梅花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9例疗效观察。河南中医 1985;(2):10。 [9]邱德明,等。 激光经络穴位疗法治疗...
...应用于头、颈、胸部的手术效果较好。并适用于心、肝、肺、肾功能不全,以及体衰和休克患者。临床操作时,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针刺后可手法运针,也可采用电针和穴位注射的方法刺激穴位。有时也适当...
...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疗法用及小剂量的药物,即可取得和大剂量肌肉注射同样的效果,所以不仅能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用药量。由于用药量的减少,相应的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减低。 一般穴位注射以后,即可随意活动,较之针刺留针法缩短了治疗时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