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针火「释名」名亦名燔针、淬针、烧针、煨针。「主治」火针,用的是钢针,是烧过的钢针。方法是:在灯盏里,放二十七茎灯草,注满麻油,把灯草点燃。然后把针不断沾油,不断持向灯火里去烧。要烧到通红才能用,用时须按穴道针刺。或针末烧红或是...
...《博济方》丁香煮散治一切冷气攻冲,心胸不利,不思饮食,腹胁刺痛,口舌无味。丁香(一两三分) 蓬莪术(二两) 荜澄茄(一两半) 枳壳(一两三分,炒令黄色)藿香(一两半) 沉香(一两) 麝香(半两) 芍药(半两) 当归(三分) 诃子(二两,...
...婴幼儿形体弱小,脏腑气血未克,不留针,应疾入疾出浅刺;儿童期发育还未成熟,神气怯弱,难以承受外界刺激,留针时间要短;青壮年体质强,患病时,一般来说正气盛,邪气衰,经治疗易康复,留针时间可短;老年人士般来说年老体弱,患病时正气衰,邪气盛,...
...《备急千金要方》独活煮散治诸风痱方。独活(八两) 川芎 芍药 茯苓 防风 防己 葛根(各一两) 羚羊角 当归 人参 桂心 麦门冬 石膏(各四两) 磁石(十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上十六味各切锉,分为二十四份,每份入生姜、生地黄切一...
...《医方考》酒煮黄连丸黄连(十二两) 好酒(五升)煮干,为末作丸。每服三钱。湿热酒毒令人便血者,此方主之。黄连,苦寒枯燥之物也。苦寒故能胜热,枯燥故能胜湿。而必煮以酒者,非酒不能引之入血也。 目录 《医方考》酒煮黄连丸 《魏氏家藏方》酒煮...
...粗针又称巨针,系由《内经》中“九针”之大针演化而来,因其针体特粗而名之。 粗针治疗的针感强,针刺时间短,进针不易弯曲,很少有滞针、折针现象。因此,粗针疗法适用于需要强刺激或放血的病症。 【操作方法】 一、针具 粗针的结构与毫针一样,分为...
...揿针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 【揿针】 是一种形似图钉状的针,针柄扁平状,针体约一至二分长。用时可以将针体揿入皮下。一般多用于皮内针或耳针,供皮下埋藏用。...
...《备急千金要方》远志煮散治肝邪热,出言反常,乍宽乍急。远志 射干 杏仁 大青(各一两半) 茯神 葛根 甘草 麦门冬(各一两) 芍药(二两)?上十三味治下筛,为粗散,以水二升五合煮竹叶一升,取汁用煮药一匕半,煎取八合为一服,日二。以绵裹散煮...
...一妇人患热入血室.医者不识.用补血药.数日成结胸证.许学士曰.小柴胡汤已迟.不可行也.可刺期门.予不能针.请善针者针之.如言而愈.针灸药.皆医家分内事.后世分门专科之医出.而各有所长矣....
...《备急千金要方》茯神煮散治虚热,四肢羸乏,渴热不止,消渴补虚方。茯神 苁蓉 葳蕤(各四两) 生石斛 黄连(各八两) 栝蒌根 丹参(各五两) 甘草 五味子 知母 当归 人参(各三两) 麦 (三升,《外台》作小麦)上十三味为末,以绢袋盛三方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