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灸的一种方法。将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体表部位)上燃烧,灸后局部贴以药膏,促使局部化脓,产生水泡,最后结痂,形成瘢痕。这种灸法的缺点是病人的痛苦较大,现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
...灸法就是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护理上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 1、艾条灸 (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
...经曰∶肺热叶焦发为痿 ,痿 者,足软而不能步也。其症有五,不可不明。盖痿 属肺,脉痿属心,筋痿属肝,肉痿属脾,骨痿属肾也。总当先灸足三里,甚则灸三阴。灸法得宜,较汤散为胜也。足三里(膝下三寸, 外廉,以手掌按膝头中指到处,股外旁也。膝盖骨...
...《千金方》云:『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切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不能着人,故吴蜀多行灸法。故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有风者,尤宜留意。』...
...灸疮的正常透发,有利于提高疗效。如偶尔发现有灸疮久不愈合者,可采用外科方法予以处理。 非化脓灸(无瘢痕灸) 近代对灸法的应用,有以达到温烫为主,不致透发成灸疮,称为非化脓灸。其方法是,先将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在穴位上,并将...
...。吾母至,谓炬卿曰∶汝抄方嗜药,胡为不晓。此证仓忙中罔知所措,更医亦云无策。母氏神识了然,以至不救。日月不居,俄至卒哭。客有携示蜀本《灸经》与竹马灸法者,备述克验,内在鬓疽、疔疮乃知咸有灸法,而竹马一法则诸证无不治。痛哉,痛哉!何嗟及矣。...
...较痛止,自言平复,此最可畏,大祸即至,死在旦夕。若被咬已经三四日方欲灸者,视疮中有毒血,先刺出之,然后灸。上诸灸法皆救仓卒患难,所有人神血支血忌,及大风大雨,病患本命,并不避忌。务发敬信心,疾速检用,得此本能,多多转授他人,庶几与我同志也。...
...的艾炷之上。灸盏载于雷丰《灸法秘传》:“四周银片稍厚,底宜薄,须空数孔,下用四足。将盏足钉有生姜片上,姜上亦 穿数孔,与盏孔相当,俾药气可透入经络脏腑也。”除此之外,还出现核桃壳灸等法。 温灸器施灸,刺激温和长久,易为患者所接受,操作亦较...
...灸法著作。四卷。清·吴亦鼎撰。刊于1851年。卷一论灸疗的方法、禁忌、灸后调养、经络循环及释周身部位名称;卷二为十二经、奇经八脉的经穴位置与灸法;卷三-四论诸病病候及灸法;最后附医愿一文。作者认为“针之手法未可以言传,灸之穴法尚可以度识”...
...灸法著作。四卷。清·吴亦鼎撰。刊于1851年。卷一论灸疗的方法、禁忌、灸后调养、经络循环及释周身部位名称;卷二为十二经、奇经八脉的经穴位置与灸法;卷三-四论诸病病候及灸法;最后附医愿一文。作者认为“针之手法未可以言传,灸之穴法尚可以度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