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原文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赏析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
...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垂影入清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须辛苦求天外,自有仙乡在水乡。 早起赴行香 枕前听尽小梅花,起见中庭月未斜。微破宿云犹度雁...
...出自:唐末五代诗人吕岩的《梧桐影》 原文如下: 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赏析 此词为唐五代道士吕洞宾的作品。夕阳西沉,秋风萧瑟,期待故人之来,心情焦急。词中人搔手踟蹰,徘徊徜徉,其久盼不至而又不忍离去的缱绻之情,微...
...出自:明代诗人唐寅的《菊花》 原文如下: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的诗,没有什么艰涩的意象,很清新淡雅,并且浅近直白。诗人借菊花以自比,在诗词中属于香草美人笔法。首联诗人先...
...未尝动其意也。遇人无少长贵贱,皆尽恭谨。其言前世因革兴坏是非之理,人少能及。然其家未尝畜书,盖其强记如此也。康定中,李元昊叛,诏求有文武材可用者,参知政事宋绶、天章阁侍读林�皆荐复,诏赐装钱,州郡迫趣上道。既至,仁宗见复于崇政殿,访以世务,...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原文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赏析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月...
...出自:唐代诗人刘方平的《代春怨》 原文如下: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赏析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早寒有怀》 原文如下: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赏析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
...出自:清代诗人蒋士铨的《岁末到家》 原文如下: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怨风尘。赏析 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嘉祐三年冬至日,南丰曾巩记。兜率院记 古者为治有常道,生民有常业。若夫祝除发毛,禁弃冠环带裘,不抚《耒加》耒机盎,至他器械,水土之物,其时节经营,皆不自践,君臣...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