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宣明论》大人参半夏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宣明论》:大人参半夏丸【处方】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天南星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1两,干姜1两,白矾(生)1两,寒水石1两,蛤粉1两,藿香叶1分。【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
...无休。复改圣散子仍用附子,苏东坡在黄州时,亦称其效;岂知朱肱已三易其方,用败毒散而远热药。然厥功难减厥罪。诒按∶败毒散,是通治三时感冒之方,仍非温热病药也。吴氏谓伤寒坏病,更遇温热为温病。洁古老人,伤寒名家也;其子云岐,以伤寒过经不解者为温病...
...10片半夏10g 炙草6g 党参15g 茯苓15g 二剂二诊:药后自觉气向下行,虽未解便而腹胀已轻,呕吐亦再未发生。继服三剂,腹胀全消,改拟六君子汤调之。按:腹胀一证,当明虚实,分寒热,辨脏腑。虚胀者以脾弱中虚为多,伴有少食不化,子夜胀甚。...
...目录 《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伤寒杂病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医宗金鉴》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别名】厚朴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厚朴...
...槟榔(三钱) 细辛 干姜(炒) 人参(各五钱) 丁香 半夏(各一两)脾胃虚寒,痰饮积于胸膈之间,令人咳嗽者,此方主之。脾胃温暖,则能营运痰饮;脾胃虚寒,则痰饮停于胸膈,肺气因之不利,乃作咳嗽。咳是有声,嗽是有痰,有声有痰,名曰咳嗽。经曰∶...
...发病原因 半夏生长到了8~10月份,也就是进入了霉雨季节,早春种植的半夏形成的二代、三代、四代珠芽和夏季栽培的半夏形成的一代、二代珠芽迅速膨大,形成了块茎,栽培时做种的小母茎也在自身膨大。此期是半夏块茎生长最快的阶段,也是半夏块茎抵御外界...
...目录 《魏氏家藏方》倍姜半夏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魏氏家藏方》:倍姜半夏丸【处方】干姜2两(泡,洗),白矾(枯)1两,半夏(汤泡7次)1两,天南星(汤泡7次)1两,橘红1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病名。包括各种温病、热病。或根据感受热邪的轻重、类别和季令的不同,而分别称之为温病、热病者。《类证活人书》卷五:“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因夏热气而变,名曰热病。温、热二名,直以热之多少为义。”也有将温病之偏于热甚者,称之为温热病者。《...
...天南星味苦辛,性温,书温热药范畴。主要功用为祛风痰。天南星分为制南星和胆南星两种炮制品,临床应用时根据这两种不同炮制品种而治症有所不同,下面就详细介绍。 1、制南星(用生姜制过的):主用于因风痰上扰而致的眩晕,中风仆倒、口眼喁斜、舌强失语...
...时,虚症之似实者也。必合四君、六君(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姜、枣,为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于和解药中,合四物(当归、生地、芍药、川芎)于清解药中,始能战汗而解。若更消导清解不已,必至胃气绝而死。更以里症论之,舌苔黄黑裂燥芒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