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9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中国的新文学运动(1919),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
...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 备考:自传〔17〕 鲁迅,以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父亲是秀才;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家里原有祖遗的四五十亩田,但在父亲死掉之前,已经卖完了。这时我大约十三四岁,...
...小传》原文-出自《二心集》 17、《几条“顺”的翻译》原文-出自《二心集》 18、《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原文-出自《二心集》 19、《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原文-出自《二心集》 20、《关于翻译的通信》原文-出自《二心集》 21、《关于<唐...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
...可嘉,而其功诚不可泯。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犯重大错误的人...
...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121、《走到出版界》的“战略”-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122、《中国小说史略》再版附识-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123、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件-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124、通讯(复孙伏园)-出自《集...
...评为“当代十佳散文作家”。2000年定居北京并开始恐怖小说创作。曾在 “中国十大恐怖小说家”评选中名列榜首。出版有《门》、《三减一等于几》、《我遇见了我》、《谁摸了我一下》等10余部。其中《三岔口》被著名导演李少红改编成电影《门》,于2006...
...无用论》。 〔2〕 中国文坛的混乱 一九三三年八月九日《大晚报·火炬》载小仲的《中国文坛的悲观》一文,其中说:“中国近几年来的文坛,处处都呈现着混乱,处处都是政治军阀割据式的小缩影”,“文雅的书生,都变成狰狞面目的凶手”,“把不相干的帽子硬套在...
...大雅之堂的作品。因 此,小说和戏曲起步较晚,直至元、明、清才迅速发展起来,一些伟大的作家与作品相 中国文学继出现,戏曲方面,如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 、王实甫的《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是不朽之作;小说《...
...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