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烈医案——毒犯营血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 【按语】 根据本发热、皮疹、目赤、杨梅舌、淋巴结肿大,手足脱皮等特征,似中医斑毒为相关。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小儿杂诸候·患斑毒病候》一书,有:“斑毒之,是热气人胃,而胃主肌肉,其热挟毒蕴积于胃,毒气熏发于肌肉,状如蚊蚤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19.html

补肾法治疗尿石_《名师垂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连贯性和整体性。如你所说,既然石淋基本机是“肾虚而膀胱热”(理),其基本治法必然是“补肾之虚,清膀胱之热”(法),那么体现这一治法方药何在呢?从文献上看,首载于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的治疗石淋方药,却约皆为清热利湿,通淋排...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shichuijiao/1039-67-0.html

方药中_【中医宝典】

...(1921-1995),方药中,中医学家。从医50余年。在伤寒论》中的辨辨证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中医杂志,1986,(5):53;(6):49. 28 方药中.论中医研究工作中的传统方法研究.中医杂志,1988,(9):62. 29 方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14.html

方药中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方药中方药中1921年10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1940年,拜门于“南京四大名医”之一、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后裔陈逊斋学习中医。陈老为其更名为“方药中”,勉励他“要一生沉潜于方药之中”,并取“方药必能中”之意。1944年出师后,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fangyaozhong/index.html

_《时论歌括新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此外感风邪之治法,相去天壤。若误发汗,则变症百出矣。木既化风,土受制,所以卒然昏倒,四肢抽搦,内扰神舍,意识不清。脉多弦劲或洪大,或滑数,当去时令之火,火去则金自清而木自平;兼开郁闷之痰,痰开则神自安而气自宁也。宜用清离定巽(离巽:皆卦...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binglungekuoxinbian540/147-9-2.html

猩红热_传染病_【中医宝典】

...以前热毒所伤。津液不复,则咽喉症状亦必不除。 [治法] 养阴生津 [方药] 增液汤加味 生地黄4.5克、麦冬4.5克、天花粉6克、知母4. 5克、板蓝根9克、玄参4.5克、竹叶3克。 [方解] 温热灼伤津液,故用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玄参...

http://zhongyibaodian.com/chuanranbing-2/b1792.html

《方氏脉症正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学正宗》。四卷。清·方肇权撰。刊于1749年。本书以脉诊辨证为纲,卷一以辨脉为主;卷二-四分内、儿、妇、外各科多种病症证治,每一病证分病因、辨证、治法方药及治案;卷末附常用药药性及经穴述要。其论脉以迟数为纲;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68/303.htm

《方氏脉症正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学正宗》。四卷。清·方肇权撰。刊于1749年。本书以脉诊辨证为纲,卷一以辨脉为主;卷二-四分内、儿、妇、外各科多种病症证治,每一病证分病因、辨证、治法方药及治案;卷末附常用药药性及经穴述要。其论脉以迟数为纲;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84.htm

燥湿识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伤津,津伤则燥成,是湿从燥化之理也。肿胀,肝肾阴伤,燥郁不能行水,津液失于输布,水湿停聚,是燥从湿化之变也。由此可见燥湿杂合治疗必要性。 从燥湿脏腑关系而言,湿盛,燥则涉及胃、肺、肝、肾,互为交叉复合,表现为脾湿胃燥、脾湿肺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800.html

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也要加强,防止意外。病人不宜从事高空作业及驾驶、操纵机械等危险性大工作。乎素亦要防止恶言、讥讽扰乱情志,要给予关心照顾。【结语】癫是一种精神失常疾病。位在心脑,主要是心脑主神机功能失常,肾有关,而情志所伤,痰气郁结先天遗传,...

http://qihuangzhishu.com/76/75.htm

共找到982,6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