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养生大道(下)_【中医宝典】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 饮食调养,五味皆全不偏倚 《吕氏春秋·尽数》云:“毕数务在于去害。何谓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味充形,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这些可以并作一句话,就是你想长寿,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633.html

浅谈中医养生术的四大原则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 中医学的养生防老方法都是以预防疾病、保健益寿为目的。如起居调摄方面,《内经》强调“风雨寒暑”等“虚邪贼风”要“避有时”;饮食卫生方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专篇强调预防食物中毒;孙思邈在其著作中记载了用动物肝脏来...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048.html

起居养生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起居养生 所谓起居,就是人类睡卧行走、着衣覆被等之类的日常活动,由于这些活动都以顺应天时、适应环境为目的和要求,也具有自我修整的作用,所以同样具有养生保健的重要意义。 人类活动简略地可以分为睡眠与言谈行走等日常活动两部分,前者属,后者属...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518.html

先秦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顺应自然,力求主观与客观的协调统一,以防患于未然。恰如《·系辞下》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循易之道也”。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http://qihuangzhishu.com/152/8.htm

营陷_《四圣悬枢》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疫病,在于血分。风本伤卫,卫伤而闭其营血,是以病在血分。肝藏营血而太阴为生血之本,脾以阴土而含阳气,脾阳一升,则温暖而化肝木。温疫病,非第在肝,而实连于太阴。脾阴不弱,足以滋润其营血,则营郁外达而斑点生。太阴脾脏,以湿土主令,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sishengxuanshu/1298-5-7.html

夏季养生宜安心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消暑的功效。相反,荔枝、芒果、火龙果、菠萝这些偏热性的水果上火,不宜多吃。 夏季阳热盛于外,潜伏于内,正如自然界地下井水寒凉,人体胃肠功能也因炎热而下降,肾气不足。人与自然界均为外热内寒象,故夏季饮食不可过寒贪凉。过食冷饮,则伤脾胃...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784.html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房室结下传心室,再经房室旁路逆传入心房,再循房室结下传,如此反复折返则形成前传型AVRT。 窦性心律时,当旁路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相差较大时,由于“回搏带”(echo zone)宽,适时的期前收缩或回搏引起旁路的逆向室房传导,从而产生前传型...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FangShiZheFanXingXinDongGuoSu257788.htm

浅谈藏医养生学(三)_【中医宝典】

...四、调整人的精神心理是健康长寿的保证 藏医特别强调养神、养德、养性和养心,十分注重调整人的精神心理,认为心性养生是健康的保证。《四部医典》26页“身体哲理“中说“情忠奔巴住于心脏间,心广自豪做事按意愿“,35页“病哲理“中说“忧心生悲...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40.html

房室养生学的“动而少泻”_房事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房室养生学认为,善于养生的人,其重要的守则之一是积精少泄。如果能做到合乎情理的动而不泄或动而少泄,久之可使精气充沛,神形明慧。故蓄积阴精,甚为关键。 《医心方》曾转引我国古医籍云:“夫阴阳道,精液为珍,即能爱,性命可保。凡施泄之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229.html

音乐养生与阴阳、五行、七情_乐娱养生_【中医宝典】

...诠释为:高为阳,低为;大调为阳,小调为;强为阳,弱为;刚为阳,柔为;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等。音乐养生,恰是针对机体阴阳偏胜偏的属性,用音乐的阴阳属性来补偏救弊,从而协调阴阳平衡。如对阳虚寒证患者,可温阳散寒,选用活跃、欢快、...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25.html

共找到449,2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