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艰难转型--百年中医沉浮录⑩_【中医宝典】

...□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1924年9月15日,广州海珠中路麻行街84号,一座传统祠堂样式建筑里,来自广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06.html

汤液创制及意义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可能。汤液创制发明,绝非是伊尹一个人,或非一个时期。汤液发明,是无数先民通过百年生活实践,从采药用药与烹调中长期经验积累结果。汤液发明,是医药发展史上一次跃进,标志着方剂诞生,是医学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htm

跛足中医注册执业之路--百年中医沉浮录(11)_【中医宝典】

...中西医也。” 说到底,这是中医如何参与卫生行政问题。在经过一系列抗争之后,政府在政治层面已经不能把中医排斥在卫生行政之外。但中西医又确实存在诸多观念差异,在技术层面,两者能否在卫生行政中“汇通”?这不再是单纯学术趣向,而是涉及到卫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73.html

一段好看中医公案——《无知与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读后_【中医宝典】

...□ 孙学刚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生存还是毁灭,曾经是中医界面临尴尬。几千年来,中医一直是中国主流医学,所以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得看看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效霞所著《无知与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一书。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585.html

方剂学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方书空前之多,方剂理论也日益丰富。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转折点,方书定由博返约道路,理论也日益受到重视。使方剂向标准化、规范化前进一大步。(一)国家组织整理编纂方书1、《太平圣惠方》,宋太宗敕令王怀隐等人集体编纂,于淳化三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84.htm

战后中医参政之途 百年中医沉浮录(18)_【中医宝典】

...□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抗战胜利后,国内政局纷争不断。国民党拒绝真正和平与民主,执意召开在其主导下所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986.html

瑶医药发展亟待解决关键问题()_【中医宝典】

...医药学走出瑶山,开始在国内外医药学术会议进行广泛交流,扩大瑶医药影响和知名度,传统瑶医药经验医学已步入实验医药学新阶段,瑶医药产业成为发展较快一个新产业。 瑶医药虽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一定政策保证和扶持,但是基本上还处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96.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不但在政治制度逐渐接受汉族统治经验,汉化趋向,在文化也深受汉族的广泛影响。医学作为文化一个组成部分,或直接引用汉族医学,或在自己民族固有医学基础上,借鉴、融汇汉族医学有所创新,成为这一时期医学发展特点。各民族医学交融:契丹族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9.htm

中医医院:中西知识共存空间--百年中医沉浮录(12)_【中医宝典】

...,由庞杂而归于大醇,成为一整个之医学。”焦易堂筹设首都国医院目的之一也是“鉴于中医之自矜心得,各分派系,为集中研究,增进效能起见”。从这些角度而言,中医医院创办为中医临床学术进步提供新的阵地。 但是,在卫生行政部门眼中,这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339.html

百年新安妇科一奇葩_【中医宝典】

...形成历史所特有以家学渊源或家学传承为特征医学世家群体。很多世医家族薪火相传,直至今日仍声名远扬,其中有一支堪称新安医学奇葩名医世家,就是被宋孝宗(公元1163~1189年)御赐为“医博”新安“黄氏妇科”之始祖黄孝通医学世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795.html

共找到982,9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