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伯华: 要想长生 经络常通_【中医宝典】

...定论,但在中医治病养生中却非常重要。经络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络四肢百骸、皮毛孔窍,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但经络不是静止的,它既然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要使之畅通,这样才能维护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经络阻滞不畅,轻则不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751.html

经络辩证概要_中医辩证经络辩证_【中医宝典】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分布周身、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使人体各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故当外邪侵入人体,经气失常,病邪会通过经络逐渐传入脏腑;反之,如果内脏发生病变,同样也循着经络反映于体表,在体表经脉循行的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27.html

三阴三阳名义一_《读医随笔》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刚柔清浊言之也。明乎此,则肾为少阴,不必强合于君火;小肠为太阳,不必强合于寒水。(余脏仿此。)与夫阳浊阴清,阴浊阳清,诸文之互异,亦无不可以豁然矣。故阴阳离合曰∶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正疑十二经之三阴三阳,不应脏腑之阴阳也。能知心、...

http://qihuangzhishu.com/683/9.htm

补药可通融_《医学源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药灵敏十种,相为出入,不必治病之法,一味不可移易也。故立方只问其阴阳脏腑,何者专重而已。况膏丸合就,必经月经时而后服完。若必每日视脉察色,而后服药,则必须一日换一丸方矣。故凡服补药,皆可通融者也。其有神其说,过为艰难慎重,取贵僻之药以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7-21.html

脏腑经络十六_《金匮悬解》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深,则死。浸淫疮,解见“疮痈”。(此亦切而知之之法。所谓四诊也)。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22.htm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_《金匮要略浅注》_中医金匮书籍_【岐黄之术】

...他脏也.实者防其传.先治其未病之脏.虚者补其虚.求本脏之体用.遵经旨而治之.则得矣.)此五行之理.以次而传.别中上二工之治.学人当审其虚实.而其治法焉.按肝阴脏.标本.挟心包之火.表里.含少阳之气.故恶燥而复喜暖.治之之法.补用酸者...

http://qihuangzhishu.com/676/4.htm

什么是经络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提到经络很多人都会觉得神秘,还有人会联想到武侠作品里的打通“任督二脉”、“奇经八脉”增强功力或点穴法什么的。真正的经络是什么呢?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针刺经络上的腧穴会出现酸、胀、麻、热、凉、痛等循经感传现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52.html

经络是什么?_针灸推拿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和“九五”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 神经: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7241.html

经络_《气功外气疗法》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系统中的连属部分,行于四肢、体表和胸廓、腹腔,不入脏腑,是指十二经络所属的筋肉体系。在生理上主要是联缀肢骸的动作。五、皮部 皮部属于十二经络系统的体表部位。虽然经脉伏行于肉之间,不在体表皮肤部分,但是由经脉别出的浮络却无所不到,皮肤部分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40/15.htm

药浴治病原理初探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调动经络腧穴系统的调节作用而纠正脏腑功能紊乱,提高免疫功能,达到医疗保健目的。 从“玄府”看 金元四大家张子和说:“开玄府而逐邪气”,“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25.html

共找到204,1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