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达到正常水平(35~45s)的1.5~2.0倍,这时可达到防止血栓继续扩大、凝块传播及栓子形成。近年来趋向小剂量肝素疗法,一般用量为6000~10000U/d。5天疗法与10天疗法的疗效基本相同,因而多数...
...酸碱平衡后,DIC即可消失。相反,多数恶性肿瘤或白血病引起的DIC虽使用肝素及其他多种措施,DIC仍难以控制,或仅获暂时效果,不久又再度恶化。二、抗凝治疗(一)肝素的应用 肝素抗凝的药理机制是肝素与AT-Ⅲ首先结合,使AT-Ⅲ构型改变,活性大大...
...溶栓合用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可能对出现症状3~6/h的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卒中病人有益。 (3)脑保护治疗:多种脑保护剂被建议应用,在缺血瀑布启动前用药,可通过降低脑代谢、干预缺血引发细胞毒性机制、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包括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
...器官损伤并改善其功能,特别是在病因持续存在的情况下。 (1)肝素:临床多应用肝素钠,其作用机制是增强AT-Ⅲ的抗凝活性,故给药的前提条件是体内有足够的AT-Ⅲ。用药时应结合补充凝血因子。 剂量:按每公斤体重5~10U/h静脉滴注,如治疗后...
...血栓进一步扩展。为消除水肿,宜低盐饮食,并服用利尿药物。如出现肺栓塞症状,应考虑做下腔静脉结扎或下腔静脉滤网成形术,以防栓塞再发。 2.慢性期治疗 对慢性期病人,如侧支循环能起到有效的分流作用,仅须作对症处理,尽可能保护下肢,如多抬高上肢、...
...1.要纠正病因和诱因 根据国外的资料有80%~90%肺栓塞患者并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而DVT的易患因素与长期卧床和不活动,手术和其他创伤引起血流淤滞,静脉血管损伤和高凝状态有关,因此,对长期卧床、年龄较大的患者,要适当增加...
...Bayramgurler等首次局部使用卡泊三醇(0.05%软膏)治疗OLP患者。在两个月的观察期内,18例患者的有效率为56.25%。 低分子肝素。英国Pacheco等用低分子肝素治疗7例OLP患者,每次3毫克,行皮下注射。结果5例有明显疗效。美国...
...由于膜性肾病病程长,进展缓慢,临床过程差异很大,部分病例有自发缓解的可能,疗效难以估计。治疗包括: (一)对症治疗 1.休息在水肿肾病综合征时,宜休息改善肾血流。 2.管理①对尿少而血容量偏多时,应限制水量摄入。②热量:在肾病综合征水肿者...
...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图28-1 凝血机制图示HMWK:高分子激肽原 Ka:激肽释放酶TPL:组织凝血活素 PL:血小板磷脂肝素【来源与化学】 肝素(heparin)含有长短不一的酸性粘多糖。主要由硫酸-D-葡萄糖...
...、孕期长期卧床或不活动或剖宫产等,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妊娠期接受肝素治疗者临产后应停用,以免增加出血危险,产后4~8h 再恢复肝素抗凝治疗。有家族史或个人静脉血栓史的孕妇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但无症状的携带者其发生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显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