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容,一、未病先防(一)未病先防概念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发生。这是中医学预防疾病思想最突出体现。“是故已病而后,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充,所以明摄生之理”(丹溪心法)。未病先...

http://qihuangzhishu.com/44/140.htm

章炳麟思想

...学术思想 章氏思想受到多方影响,因为变化历程相当繁复,依其菿汉微言中的自述,是以“始则转俗成真,终则回真向俗”十二字予以归结。大抵而言可以1908年(光绪二十四年)著成齐物论释为界。在此之前,章氏先习朴学、诸子学以及西方进化论...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570.html

支遁禅学思想意义

...如支谦以“大明度无极经”名般若经,时人以“格义”方法解经等等,这对于佛教传播者和受众两方面都是必需和有益。而经过这样过程,佛教在中国不仅获得了极大发展,并且逐步形成了与印度佛教有所不同中国化佛教。因此,以中国思想来理解佛教...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403.html

从西方重视补充医学谈老子“无为”思想_【中医宝典】

...目的。这样才能使病人回到其自然生存状态。所以中医发展,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强调身心互动,调动人体自愈能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使“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达到“阴平阳秘”状态。损有余而补不足,不治已病未病。并以现代医学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32.html

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具有承前启后作用。其在养生学方面贡献,大要有五: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未病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未病之疾,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52/9.htm

两种气功锻炼未病_百病气功_【中医宝典】

...气功通过运动四肢、躯体可促使经络畅通,并运用呼吸、意念调节气血运行,从而达到减肥、美肤,进而预防多种疾病效果,因此,气功在中医“未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两种气功锻炼功法: 动功 第一步:伸臂收腹。平躺在垫上,自然向头部后面伸直手臂,...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287.html

金匮要略编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二十四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初名张仲景金匮要略,1693年重刊时改题本名。沈氏以世传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已非原貌,并认为“从来着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因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87.htm

金匮要略编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二十四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初名张仲景金匮要略,1693年重刊时改题本名。沈氏以世传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已非原貌,并认为“从来着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因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9.htm

金匮要略简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秦伯末编着。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辨证和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旧制,按病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类、分列金匮要略原文,列举证予以简释。原系中医杂志连载稿...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91.htm

金匮要略简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秦伯末编着。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辨证和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旧制,按病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类、分列金匮要略原文,列举证予以简释。原系中医杂志连载稿...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5.htm

共找到1,088,86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