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太医院,授为御医,其遗缺,由本省习医人内拣送补授。有清一代医学教育,虽然大体上沿袭宋明以来制度,但趋向衰弱,不复历代兴盛,具有悠久传统民间家传与师徒相授成为主要教授医学形式,造就出不少医学名家。医德教育为中国历代医家重视,至清尤然。在...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0.htm

医学入门书空前发展与医学杂志出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个新阵地。 一、启蒙医书 清代医家编著启蒙医书和方书为数颇多,影响后世较广有: 程国彭医学心悟》,集程氏研究历代名家医著心得及其三十年来临证经验。全书条理清晰,论述言同意,深入浅出,选方切于实用,在临床医学入门书中影响较大。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8.html

我国现存最早医学书目_【中医宝典】

...□ 单健民 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 目录,是指一书篇章或群书经过整理,登记之书名。余嘉锡《目录学发挥》称:“目谓篇目,录则合篇目及叙言也”。在我国目录学史上,专科目录产生,先于系统目录。最早专科目录,除公元前二世纪杨朴《兵录》外,就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094.html

王惟一 简历_【中医宝典】

...人体模型两具,王氏新撰针灸著作遂名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该书由政府颁行全国,与针灸铜人相辅行世。 作为官书问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宋代以前针灸学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针灸铜人设计和制造,更是医学史上一大创举,两具铜人作为最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73.html

从新发传染病看保护医学_【中医宝典】

...Practice)问世,标志着保护医学正式诞生。这本书全面系统介绍了保护医学内容、方法、研究意义和实践工作,成为这一交叉学科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目前,美国多家研究机构已经正式以“保护医学”命名。这个年轻而活跃学科,正吸引着越来越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750.html

近代中医史上方剂学成就_【中医宝典】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医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汇通做了初步尝试。 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著作如下: 1、费伯雄《医方论》 费伯雄著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2.html

程莘农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16岁成为“温病大家”陆幕韩徒弟。1954年入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医学本科进修班学习,毕业后任针灸学科教研组组长。1957年被调到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工作,不久又调入中医研究院。历任针灸研究所经络临床研究室主任、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0.html

修订说明_《医学传心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传心录》原是中医大夫钱乐天生前所得秘本,原书写于清道光年间,封面上载有“上海刘一仁”五字,从内容看,似是刘一仁所著。一九五四年曾由原河北省卫生工作者协会定名《中医捷径》内部出版,作为中医会员学习材料,一九五八年原河北省中医研究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chuanxinlu510/142-2-0.html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史上第一部以内科杂病为主专著,它集中地展现了当时在内科方面临证水平。书中按每类疾病共性进行分证,重点阐述了痉病、中风、历节、虚劳、肺痈、咳嗽上气、胸痹、积聚、痰饮、水气等近30种病,为后世治疗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还最早确立三因致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82.htm

陈延之与《小品方》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陈延之,著名针灸名家。其著作有《伤寒论》与《小品方》,两书并列为医家必修之书。 【生平】 陈延之,生卒年月不详。据《小品方》佚文记载:其常随师“诊之共察”,曾行医荆州、扬州,“治愈江夏太守痢”,能出入宫廷及士族豪门。由此推断陈延之是一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8.html

共找到861,4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