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四时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故一日亦四时也。)朝则人气始生,病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朝时太阳在寅卯,自下而上,在人应之,阳气正升,故病衰而旦慧。日中太阳在巳午,自东而中,在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9-14.html

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调用药物治疗气滞、气逆的证,使气畅利平顺而恢复正常状态。 【调】 用药物治疗气滞、气逆的证,使气畅利平顺而恢复正常状态,称为“调”。实际包括理气法的行气、降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74.html

迫求其治也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同。上二节先至后至之义,又详本类后十八。)谨其时,可与期,失时反,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其时者,四时六之所主也。知其时,则气之至与不至,可得其期矣。若不知之而失其时、反其,则五运之治,盛衰不分,其有邪僻内生,病及于...

http://qihuangzhishu.com/481/333.htm

八纲证关系之证真假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而外见假寒的证。其产生机理 为邪热内盛,阳气郁闭于内而不能外达,致四肢厥冷,且热越盛肢厥越严重,即所谓“热深厥亦深”亦称阳盛格阴证。其临床表现:高热烦渴饮冷,口鼻热,咽干口臭,甚则神昏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热痢下重,舌红苔黄而干,脉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30.html

不摄血证_【中医宝典】

...不摄血证,又称气虚失血证,是指气虚不能统血而见失血的证,也是气虚与失血并见的证。多由久病、劳倦、脾虚等导致气虚,气虚不能统摄血液的运行,导致血溢脉外;或由于慢性失血,随血耗,转而气虚不能摄血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吐血,便血,崩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72.html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四季的气候,各不相同,百病的生成,各有不同的原因,针灸治疗的方法根据什么来决定呢? 岐伯回答说:四季之对人的影响,反映在身体上为各有一定的发病部位,针灸治疗的方法,要根据四季之和经穴的特点来决定。因此,春季针灸治病,可取...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887.html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译文

...黄帝问岐伯说:四季的气候,各不相同,百病的生成,各有不同的原因,针灸治疗的方法根据什么来决定呢? 岐伯回答说:四季之对人的影响,反映在身体上为各有一定的发病部位,针灸治疗的方法,要根据四季之和经穴的特点来决定。因此,春季针灸治病,可取...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887.html

木香丸_《太平惠民和剂局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证与前木香丸同 木香 丁香皮 香附子(炒,去毛) 蓬莪朮(煨) 缩砂仁 甘草(各四两) 藿香 叶川 上十味晒干,不见火,捣,罗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生姜橘皮汤吞下,不计时候。脾胃虚弱人最宜服之。常服宽中...

http://qihuangzhishu.com/635/266.htm

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广济》疗上方。葶苈子(五合熬紫色,别捣如泥) 桑根白皮(切) 大枣(二十枚擘)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绞去滓,纳葶苈子泥如枣大煮之,三减一,顿服,以快利为度。忌如药法。(出第二卷中)《肘后》主上方。灸从大椎数下行第五节下,第六...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17-13.html

共找到211,2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