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外父章次柯先生尝云∶万事万物,各有其原。儒之道原于孔孟,医之道原于歧黄,歧黄之《灵》、《素》,乃医书之大原也。汉之张仲景深参《灵》《素》之秘,人称南阳医圣,所传《伤寒》《金匮》,后世奉为圭臬。晋唐以下,代有传人,着书之多,汗牛充楝,其上...
...汉代医家。履贯未详。曾于汉成帝时任御医,参与校订医经、经方,计医经七家共二百十六卷,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另有神仙家(养生)。史家认为系我国校勘医书之第一人。...
...因之而愈微昔人谓脉诀行而脉经隐.我更慨脉学行而脉法坏也.其书极简.最便驽骀.而托本于脉经则名高.使明哲亦奉之而不以为陋.夷考其词.究于脉理何所发明.能尽合脉经之旨耶.人之便之者.徒以其较脉诀更简而已矣.岂真有以见夫脉诀之非.而欲由脉学而上溯...
...圣人之方。故病者即不信医,信上古圣人,而医亦不至妄投一剂以祸天下。故古之艺精而试,今之艺试而精;古之人法治病,今之人病合法;古之法宜简,今之法宜繁,亦势然已。徐君之作《医统》也,上自黄帝、岐伯、俞跗、和缓、仓扁、和佗、叔和、仲景之书,下逮...
...新安程云来先生,尝辑即得方,予既序而行之矣。居久之,复出《医暇卮言》示予。予读而笑曰∶嘻,夫医安得暇乎哉?世所谓名医,吾知之矣。旦起而纳谒者,履满户焉。入其室,问其疾,各投以药而去。其士大夫以折简邀者,则登名于版,日中而食,肩舆而出,望门...
...》,《古今医案按》等。医工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医工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一书,汉代设医工长,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有医工,针工和按摩工,咒禁工,职位在医师,针帅和按摩师之下,而在医生,针生和按摩生之上。医话是医生的笔记。它没有一定的体例...
...《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学人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蜡。遂直以为古书不宜于今,厌而弃之,相率以为《局方》之学;间有读者,又以济其方技,漫不之省。医道隐晦,职此之由。可叹也!震...
...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医工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一书,汉代设医工长,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唐代有医工,针工和按摩工,咒禁工,职位在医师,针帅和按摩师之下,而在医生,针生和按摩生之上。...
...书目著录医籍汇考》这部凝聚着李老半生心血的巨著终于问世了。 本书收采历代史志、公私书录、诸家文集、论著、笔记等资料180余种,上自汉代,下迄民国,广涉中外,一改既往诸家医学书目编纂之旧例,开循流溯源之新途,分别标目为纲,逐一著文以陈其时代、...
...、预后,以及医生的学术思想等等。因此,可以说医案是我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如同医学一样,医案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中医治病有医案,最早可见于二千多年前的《周礼·夭官》篇,里面写着"医师掌医之政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