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1世纪开始,2000年的苯丙醇胺(PPA)事件、2001年的西伐他汀(拜斯亭)事件、2004年的罗非昔布(万络)事件、2005年的米非司酮事件和口服避孕药事件,一系列重大的药源性事件不断,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多、受害人群更广、相关药品...
...丹麦研究人员4日公布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不论男女,大腿太细的人容易患心脏病。 这份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来自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贝丽特·海特曼和佩德·弗雷泽里克森梳理了医院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获取的数千个体测数据后发现,仍在世的...
...可以研制出能广泛使用的疫苗。首批疫苗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体抗击艾滋病病毒,延缓各类病症出现。 布拉齐认为,国际疫苗专家大会将于2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欧盟国家在艾滋病研究方面的合作将有利于欧洲在大会上“用一个声音说话”。而瑞典公共健康和社会服务...
...紫杉醇两项药物的使用研究报告,在针对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比较中,前者明显比后者好:疾病缓解率高出10个百分点,延长恶化时间两个月和增加存活时间3个月。在台湾,欧洲紫杉醇配合使用白金化学治疗药物(顺铂)进行治疗也获得与欧洲大致相同的研究结果。 ...
...所以它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国内外都很重视。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更重视,而且我们的资源很丰富,还有中医药需要研究。所以和别人的交流是更为迫切。而且国际上对我们也很重视,尤其是通过我们学会会员们共同努力,我们的研究水平在不断提高。2006年,在我们...
...冠心病患者的“玫瑰梦”——药物洗脱支架近来备受打击。今年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召开的欧洲心血管病年会上,国外学者公布的一项随访4年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洗脱支架组死亡率高于金属裸支架组,且药物洗脱支架有可能导致发生肿瘤风险增加。那么,这一结果...
...培训教材《中国针灸学概要》发行,后扩充为《中国针灸学》于1987年出版。 1971年 中国新华社首次向全世界正式公布针麻成果。 1975年 《针刺研究》杂志的前身《针刺麻醉》作为内部刊物出版,1976改为公开发行,1980年改名为《针刺研究》...
...1982年 中国公布“针灸穴名国际化方案” 1984年 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 1985年 1979年5月成立的“全国中医学会针灸分会”晋升为一级学会,正式更名为“中国针灸学会”。 1986年 经络研究被列为国家科委“七五”攻关...
...美国风湿病协会2005年度会议上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尿酸和难治性痛风患者在采用一种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聚乙二醇-尿酸酶(PEG-uricase)治疗后,血浆尿酸盐浓度显着降低。 此外,公布的2期开放标记试验的两个病例中,表明利用...
...在11月28日召开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程书钧院士一场名为《FDA批准的第一个植物药Veregen(茶多酚)———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演讲备受瞩目。他从演讲台上走下来,随即被人群“围堵”,这些人里既有像我这样想请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