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朱震亨已经小有名气了。此时,他44岁,便开始从师学医。罗和悌十分喜爱这个学生,将自己的本领倾囊相授。罗和悌是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精通李杲、张从正的学术理论,可以说是集众家之所长,又将《内经》、《丹溪心法》、《局方发挥》等,他也成为了我国历史...
...张仲景制三承气汤,调胃土之敦阜;李杲制平胃散,平胃土之卑监。培其卑者而使之平,非削平之谓。犹温胆汤用凉剂,温缓而使之和,非用温之谓。后之注本草者曰∶敦阜之土,宜苍术以平之;卑监之土,宜白术以培之。若以湿土为敦阜,将以燥土为卑监耶?不审敦阜属燥,...
...稠。温敷肿处,每日一换。【方歌】神功散敷湿瘰历,嫩黄柏与川乌头,等分为末加米醋,调涂肿处即能瘳。又方:李杲龙泉散(瘰历未溃敷贴方)主治:治诸般瘰历,未成者消,已成者溃。组成:瓦粉(即定粉)龙泉粉(即磨刀石上粉也)莪术(酒浸炒干)京三棱(酒浸...
...“殆至”一类约略数目留下的“余地”。然而,河间生年的提前,必然要使洁古的生年同样提前。但是张洁古不仅曾为河间治病,也曾传授李杲医术。李杲生于1180年是明确的,这就决定了二人的生年不可能再向前推。这里,讨论河间生平的关键在于“殆至六旬,得遇...
...张从正(子和)生于公元1156-1228年,他认为“治病应着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因此,治病善于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东垣)生于公元1180-1251年,他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善于温补脾胃之法,世称“补...
...张从正(子和)生于西元1156-1228年,他认为“治病应着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因此,治病善于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东垣)生于西元1180-1251年,他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善于温补脾胃之法,世称“补...
...【方歌】神功散敷湿瘰历,嫩黄柏与川乌头,等分为末加米醋,调涂肿处即能瘳。又方:李杲龙泉散(瘰历未溃敷贴方)主治:治诸般瘰历,未成者消,已成者溃。组成:瓦粉(即定粉)龙泉粉(即磨刀石上粉也)莪术(酒浸炒干)京三棱(酒浸炒干)昆布(去土,酒洗,...
...。二三月苗长尺许,叶似马齿苋而细,有微白毛,花黄。土人采茎叶和米粉,捣作粑果食。 时珍曰︰《日华本草》鼠曲,即《别录》鼠耳也。唐宋诸家不知,乃退鼠耳入有名未用中。李杲《药类法象》用佛耳草,亦不知其即鼠耳也。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
...治愈)病”,主张治疗应以驱邪主,善用吐汗下三法,偏重攻法,反对滥用补法。从一个侧面深化了中医治则理论,并丰富了临床经验。 补土学派:又称温补学派,金元大家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独重后天脾胃,创立“脾胃论”,长于温补之法。 滋阴学派:金元...
...三月苗长尺许,叶似马齿苋而细,有微白毛,花黄。土人采茎叶和米粉,捣作粑果食。时珍曰︰《日华本草》鼠曲,即《别录》鼠耳也。唐宋诸家不知,乃退鼠耳入有名未用中。李杲《药类法象》用佛耳草,亦不知其即鼠耳也。原野间甚多。二月生苗,茎叶柔软。叶长寸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