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内科著作。三十卷。日本·丹波元坚撰。刊于1853年。本书广泛选集了我国历代医籍中有关内科(不包括伤寒)的论述分类编辑而成。共分外因类、内因类、诸气病、诸血及脏腑类五类。每类包括若干病证,对于每种病证的名义、病因、脉候、症状、治疗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41.htm

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又名“杂症”。通常指外感以外的内科疾病。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abing-2245.html

积聚治法_《心法要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积聚胃强攻可用,攻虚兼补正邪安,气食积癖宜化滞,温白桃仁控涎丹。〖注〗积聚宜攻,然胃强能食,始可用攻。若攻虚人,须兼补药,或一攻三补,或五补一攻,攻邪而不伤正,养正而不助邪,则邪正相安也。凡攻气食积癖,宜用秘方化滞丸,方在内伤。攻积聚、...

http://zhongyibaodian.com/zabingxinfayaojue/807-7-20.html

《伤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桂林古本《伤寒论》简介 《伤寒论》序 张机序 桂林左德序 《伤寒论》 平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六气主客第三 伤寒例第四 麻黄汤方 白虎汤方 大承气汤方 小承气汤方 调胃承气汤方 小柴胡汤方 大柴胡汤方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

http://qihuangzhishu.com/103/index.htm

《医法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证治法则;卷二-六以风、寒、暑、湿、燥、火及证分门论述各类疾病的证治。每先列“论”,分析每一证的病因、病理;次为“法”,再为“律”。论述透彻,不落窠臼。其中如大气、秋燥诸论均有创见。现存初刻本等数十种清刻本、石印本等。1949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46.htm

《医法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证治法则;卷二-六以风、寒、暑、湿、燥、火及证分门论述各类疾病的证治。每先列“论”,分析每一证的病因、病理;次为“法”,再为“律”。论述透彻,不落窠臼。其中如大气、秋燥诸论均有创见。现存初刻本等数十种清刻本、石印本等。1949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80.htm

交肠_《广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连,亦不得出于前阴也。则阑不清之论,实模糊影响之说,理解不得者也。(《医级》)余治交肠症四五人皆妇,多得于横生险产之后,则其内损脬肠,更不待言矣。(同上)复有老人阴血干枯,大肠结燥,便溺俱自前出,此非交肠,乃血液枯涸之征,气血衰败之候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abingguangyao/483-9-32.html

序_《治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予自髫年入郡庠,读书之余,有志医术。又恐工夫分用,急务相妨。窃叹此术,自为之固不及耶?州官军。甘州,即汉张掖酒泉郡也。而名医刘宗浓,□□□□□□□□□神方妙术,犹有存者。乃延其后人,礼貌之,恳求之,慨然以《太素脉诀》、《治例》见与。予...

http://zhongyibaodian.com/zabingzhili5680/286-3-0.html

完整继承仲景学术——《伤寒论研究大成》读后_【中医宝典】

...□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东汉末年,伤寒论》的多篇研究论文,颇值得一读。书末的“五种索引”,十分便于将该书作为工具书使用。所列“参考文献”之多,可知本书参考古今书目之众,为广大中医研究仲景医学,提高临床疗效开辟了捷径。 目前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903.html

后虚烦证治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每服五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个,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之。【料简】凡伤寒中,证状非一,当随门类,量酌施治可也。如发黄,则多用五疸中药,只根据黄胆治之。发狂,已见阳毒;吐衄,便利瘀血,见失血;下痢,见滞下;奔豚,见五积;阴阳厥,见...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yinjiyibingzhengfanglun/627-9-4.html

共找到182,2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