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治法_《医学衷中参西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下降也。又《内经》厥阴治法,有“调其中气,使之和平”之语。所谓调其中气者,即升脾降胃之谓也。所谓使之和平者,即升脾降胃而肝气自和平也。至仲景着《伤寒论》,深悟《内经》之旨,其厥阴治法有吴茱萸汤;厥阴与少阳脏腑相根据,乃由厥阴而推之少阳治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zhongzhongcanxilu/513-38-72.html

中医词典拼音D:第七篇_《中医词典》c~d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痘疹宝鉴》,·郭子《博集稀痘方论》等八种痘疹专书。现存明万历刻本。《痘疹定论》痘疹专着。四卷。清·朱纯嘏撰。刊于1713年。卷一——三痘疮,作者师法聂尚恒《活幼心法》的治疗原则,结合临床实践对痘疹的病理、诊断、症状及治法都作了较详细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1/167-2-7.html

诸家痘疮方论_《续名医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误人多矣。又曰∶丹溪痘疮治法,最为明备。近世通用陈文中异功等方,乃一偏之术。若痘疮虚怯淡白痒塌,此属虚寒,宜用陈文中方。若发热壮盛,齐涌紫色燥痒,此属热毒,宜凉血解毒。自陈文中方盛行后,属虚寒者率得生,属热毒者悉不救。痘是胎毒,古人治法,...

http://qihuangzhishu.com/345/211.htm

疹与痘治法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有热,疹则有热而无寒,为症既异法亦殊,痘宜内实,可用补剂,疹忌内实,只宜解散。毒虽一而发则殊,治法因而有变也。其初出之际,痘防表虚,不可过表,疹贵出尽,过表无防,既出之后,疹则补阴以制阳,痘则补气以生血,盖疹热甚,则阴分煎熬,血多虚耗,况既...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43-3.html

反治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反治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拒(对抗)现象时所使用的治法。 【反治】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是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用正治法发生格拒(对抗)现象时所使用的治法。例如:病属于真寒假热,若按正治法投以温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39.html

治法_《外科精义》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夫瘰 之病,其名甚多。《巢氏病源》载之三十六种,《千金》、《圣惠》所瘰 九,说有风毒、热毒、气毒之异,瘰 、结核、寒热之殊。其本皆由恚怒气逆,忧思过甚,风热邪气内搏于肝。盖怒伤肝,肝主筋,故令筋蓄结而肿,其候多生于颈腋之间,结聚成核。...

http://qihuangzhishu.com/852/35.htm

《寿世保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水肿 黄胆 汗症 解颅 鹤节 行迟 语迟 齿迟 诸迟 龟胸 龟背 滞颐 囟陷 囟填 手拳 脚拳 痘疮 视痘颜色轻重之法 痘症辨疑赋 神断秘诀 预解胎毒免痘 乡邻出痘预防禁方 看耳后筋纹断法 纸捻照法 初起发热治法 出痘治法 看痘不治法 看痘...

http://zhongyibaodian.com/shoushibaoyuan/index.html

治求其属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治求其属指辨别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属于那一个脏的证候,从而确定治法。 【治求其属】 《素问.至真要大》:「求其属也。」这个“属”指证候与治法的联系。辨别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属于那一个脏的证候,从而确定治法。例如:病人怕冷,手足凉,腰脊酸痛,阳萎...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349.html

干霍乱治法_《冷庐医话》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干霍乱心腹绞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俗名绞肠痧,不急救即死,治法宜饮盐汤探吐,外治刺委中穴亦妙。此证王宇泰《证治准绳》谓由脾土郁极不得发,以致火热内扰,阴阳不交,而吴鞠通《温病条辨》谓由伏阴与湿相搏,证有阴而无阳,方用蜀椒、附子、干姜等药...

http://qihuangzhishu.com/701/90.htm

三阳治法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之术】

...小便这样的治疗方法对于少阳病并不适宜。这就促使我们去了解和思考三阳病在治疗上的差异。①太阳病治法太阳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发汗和利小便,另外还有吐法。发汗主要针对太阳经证、表证,也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讲的“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36.htm

共找到126,3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