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新生儿肝脾肿大的原因很多,按临床是否常见,排列顺序如下。 1.感染性 如由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宫内或产时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肝炎,原虫感染的弓形体病等。引起新生儿肝炎的病毒较常见的有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和...
...简介(简介):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
...与较大年龄的儿童相比有很多不典型,因此容易疏忽,不能及时去医院诊治。例如体温不升(仅极少数病例有发热),不想吃奶,吸吮无力,精神萎靡,常有肢体的抽动,出现黄疸或者在原先黄疸的基础上加深或延迟消退。新生儿患败血症时,相当一部分病例合并化脓性...
...黄疸(见第252节),如果黄疸出现在生后24小时内应引起特别关注。新生儿的第一次小便是浓缩的,常常含有称作尿酸盐的化学物质。这种尿酸盐可使尿布呈粉红色。如果新生儿在生后24小时内没有排尿,医生应查找原因。男孩排尿延迟比较常见,排尿延迟可能是...
...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
...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及黄疸的药物有哪些?如何防治? 几乎所有新今儿都有中度的生理性黄疸,其血浆胆红素一般在10%毫克以下,黄疸的严重程度与出生时体重成反比。若生理性黄疸再伴有某些原因(如药物)而发生溶血时,则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将更为明显。...
...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正常人血清胆红素含量3.4~13.7μmol /L(0.2~0.8mg/dl),若超过25.7~34.2μmol/L(1.5~2.0mg/dl)即出现黄疸。但新生儿皮肤血管丰富,色泽红润,血清胆红素含量达...
...西医治疗 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治疗,黄疸期间注意水分和热量的供给,口服葡萄糖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生理性黄疸减轻和促进黄疸的消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临床表现】 特征为新生儿以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可持续数周到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分为早发型(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但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
...本研究通过收集全国较大范围内母乳喂养正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调查资料,得出我国正常新生儿黄疸的峰值和平均值,为临床诊断奠定基础。 采取统一课题设计、多中心协作的方法,对875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1天(24h内)开始每天测量微量血和经皮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