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征的内斜程度多小于或等于固定性内斜视且轻度被动运动受限。 2.眼外肌广泛纤维化综合征 固定性斜视本属眼外肌纤维化,只是发展程度和累及肌肉的数量不同而已,固定性水平斜视一般无垂直运动受限,固定性垂直斜视一般无水平运动受限,但若同时伴有其他...
...(一)发病原因 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先天发育或外伤导致神经麻痹继发眼外肌的改变有关。 (二)发病机制 1.先天因素 国内文献(1985~2000)报道固定性斜视中先天性者约占80%。因此,固定性斜视大多为与生俱来的遗传性疾病,另有一些病例...
...恒定性外斜视和间歇性外斜视可能是外斜视发展的不同阶段。恒定性外斜视可能是间歇性外斜视发展的结果。恒定性外斜指的是,无论何时,某一只眼总是处于偏斜状态。通常幼年发病,有的是间歇性外斜视发展而成。发病早而愈后差,常常因为双眼视觉遭到破坏,而...
...斜视。眼看近目标时少用或不用调节,集合力同时减弱,因此其内直肌的张力减低,有时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视。近年来很多事实证明ac/a(调节 性集合/调节,即每一屈光度调节所引起集合的三棱镜屈光度的数量-三棱镜度/屈光度)比值,与眼位偏斜有密切关系。...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
...【概述】 共内性(concomitant strabismus)是指双眼视轴分离,眼外肌其神经支配的无品质变,在各个方向,不论何眼为注视眼,其偏斜度均相等。非共同性斜视,依注视眼不同,其偏斜度不相等,如患眼注视时,偏斜度加大,眼外肌骨力...
...平衡运动。这些肌肉又受神经和大脑的支配。一旦大脑、神经或6条肌肉中某一条或几条发生障碍,眼球的转动就会受到限制而形成斜视。 斜视可分为内斜、外斜、隐斜视、麻痹性斜视。 据临床观察,引发儿童出现看电视时歪头性斜视的主要眼病是单眼性内斜,即注视眼...
...(1)婴儿型多数学者认为在生后6~18个月内手术对建立双眼视功能最好。有人则认为24个月时是手术的理想年龄。 (2)有单眼弱视的斜视,必须先积极治疗弱视,待双眼视力平衡时方可手术,最佳手术年龄在学龄前6岁左右。 (3)间歇性外斜视:当斜...
...眼球为什么会运动? 每只眼有6根眼外肌,包括上、下、左、右4条直肌和上、下2条斜肌。在动眼神经和外展、滑车神经的支配下眼外肌的协同运动导致眼球运动。 什么是隐斜? 隐斜又称潜在性斜视。多数人眼球具有偏斜趋势,但由于具有正常的融合功能而仍能...
...第一届亚洲与小儿眼科学术会议日前在天津召开,据大会主席、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眼科医院院长赵堪兴教授介绍,目前,斜视、弱视已成为小儿最常见的眼科疾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刻不容缓。据介绍,目前,我国在运用功能训练及药物综合治疗弱视方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