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四应用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疾病查,与其他各科一样,也应当望、闻、问、切四合参。但是,由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四应用有其特殊情况。闻查范围有限;婴幼儿不会叙说病情,较大儿童主诉也不一定可靠;切脉易因小儿啼哭叫闹而受到影响。所以,历来儿科医家在...

http://qihuangzhishu.com/79/67.htm

杨则民论脉_【中医宝典】

...:网上讨论脉帖子似乎很少。现在把近代名医杨则民论脉文字贴在这里,希望引起大家讨论或争鸣——业中医者若对此无话可说是难以想象。杨文中有个别术语可能会引起误解,比如那时不分心房和心室,即通称为心房,故特别指出。又,《潜厂医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0.html

经络与色脉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色脉提出始于《内经》,《内经》有“色脉诊法”、“色脉尺诊法”提出,虽然《内经》对色、脉各有专门论述,并且亦有四专论,但《内经》既然以经络为特点,在经络中色诊和脉又为主要内容,因此色诊与脉关系相当密切,往往相提并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常见及其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 温热病肌肤可知温热邪气之鸱盛与轻微,热邪盛则灼手,热邪轻则手温。察肌肤潮润与干燥,从而可了解病之有汗与无汗。风热郁于肺而内闭营分,从血络外出为疹,抚之而碍手。 在外科方面,常用抚按疮疡患处以辨脓之成否。手之柔软波动而有热感者为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5.html

学认识_【中医宝典】

...。也就是太史公所讲:“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来仓公传黄帝扁鹊之脉书,脉学在世界医学中成为一门独特学问。仓公是起了承先启后作用。仓公在脉学上做了很多工夫,仓公说:淳于意齐王太后病,一看脉,便说是风瘅客于胞。因为他切脉发现太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43.html

嗅气味_四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闻内容之一。检查者凭嗅觉分析病人和病室气味以及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等。某些疾病,病人有特殊气味。如身上有溃腐肿瘤或疮疡,则有腐败臭气;某些烈性传染病或肝、肾功能衰竭病者,常有特殊臭气。又如肺胃有热,则口气臭秽;胃有宿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uqiwei-1418.html

切诊解释_切诊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四之一。包括脉,是医者运用手和指端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检查方法。检查内容,如脉象变化,胸腹痞块,皮肤肿胀,手足温凉,疼痛部位等。把所得材料与其它三互相参照,从而作出诊断。特别是切脉,是临床上...

http://hanwen360.com/c/360010.html

_【中医宝典】

...闻是从病人发生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方法。 ①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 ②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湿阻肺系会厌,声带变厚,以致声音重浊。 ③声音嘶哑:新病暴哑,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1.html

如何看待切诊居于四之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便流传下来。这样把切诊摆至最后,即四之末,但是并不等于说,切诊不重要。如上所述,四是中医诊断学核心,是一个整体。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其脉,如其病,命日神;问其病,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8.html

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八片锦白霉苔白如枯骨白苔辨络脉病脉病色病色相剋剥苔布指参伍不调操纵察目沉脉迟脉齿痕舌齿燥赤如[血不]血初持,久持春弦春应中规唇焦唇裂唇肿唇紫从外测内促脉寸、关、尺寸口错语大骨枯槁大脉大肉陷下代脉单、总弹石脉得神跌阳脉冬石冬应中权动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izhen-2717.html

共找到891,6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