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象时有价值的辅助治疗药,用于不宜用抗甲状腺药,不宜手术及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主要通过其阻断β受体的作用而改善甲亢的症状。此外还能抑制外周T4脱碘成为T3,因T3是主要的外周激素,故这一作用有助于控制甲亢。β受体阻断药不干扰硫脲类药物对...
...氯丙嗪(chlorpromazine)类药物为酚噻嗪的衍生物,目前常用者有氯丙嗪(冬眠灵)、乙酰普马嗪、异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氯丙嗪类中毒多由于用药过量或小儿自取多量误服所致。偶因应用治疗剂量发生过敏反应。...
...注射。如效果不显可加量应用,好转后改口服每次1~2mg,每日3次。氟丙嗪可用以控制高血压及中枢神经兴奋症状,每次1mgg/kg,4~6小时肌注。惊厥时可给短效巴比妥类药物。显着高血压时用酚妥拉明(phentolamine)、酚苄明(氧苯苄胺...
...高血压病患者 降压药不得与人参、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药同服。同时,珍珠母、龙骨、瓦楞子、牡蛎、石决明等含钙高的中药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合用,不然会使药物的毒性增强,易导致心律失常及心衰。 维生素E、银杏影响阿司匹林药效 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美容等...
...儿茶酚胺,增加健康的或疲劳的膈肌对低频刺激的收缩力。 (3)抗胆碱能类药物:可用异丙托溴铵(溴化异丙托品)吸入,一次20~80μg,3~4次/d。局部用药,无全身副作用,并具有较持久的解痉效果。 (4)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预防和抑制气道炎症...
...持续进行。图7-3 有机磷酸酯类抗胆碱酯酶作用示意图【体内过程及中毒途径】有机磷酸酯类在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都可吸收。经胃肠道吸收中毒的多由误食农药而引起。许多有机磷酸酯类容易挥发,因此也易吸入中毒。皮肤沾染了一定量的有机磷酸酯类时,也...
...哮喘应及早进行机械辅助通气。预防DIA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再次应用这类药物。 对于AIA,急性病例按上述原则处理,慢性病例可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若合用抗组胺药和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酮替芬可减轻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和5-...
...安置病人平卧,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如内服大剂量药物,在6小时内均须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微温水洗胃。因此类药物是强力止吐剂,引吐常常失败。洗胃后注入硫酸钠导泻。静脉输液可以促进毒物排泄,维持体液平衡,防治休克,但输液量不可过多,...
...的毒性,因此,常给病人过量处方这类药物。由于非处方抗胆碱能药物的增多,所以这类药物所致毒性反应的危险增加。 Ancelin医师等的研究纳入了372例60岁以上无痴呆的老年人,病人填写调查问卷,包括服用的处方及非处方抗胆碱能药,随访2年,主要...
...使脊髓的兴奋增强,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其括约肌张力,减低肠道蠕动,对支气管、胆管及输尿管平滑肌,也有类似作用。 大剂量吗啡尚可抑制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释放组胺,使周围血管扩张而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一次误用大量或频繁应用吗啡可致中毒。吗啡中毒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