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U(400ml全血中分离的血小板)。输注时加滤膜(filter)可减少白细胞的污染,预防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 3.慢性型的处理 (1)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剂量为1~2mg/(kg·d),给药4~6周,如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以上...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指各种有明确病因或在一些原发病基础上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与原因不明性(即原发性)为极类似,必须仔细区别。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骨髓的器质性病变,使血小板生成发生障碍,引起血小板减少:病毒性或立克次体...
...产生。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分为急性型及慢性型两种。急性型较少见,可发生于儿童,发病前常有感染史。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热,出现广泛性的皮肤出血,可有大片瘀斑、血肿,并出现粘膜及泌尿生殖系统出血,血小板明显减少,可低于5,000/...
...高低是判断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程度的主要依据。据专家介绍,正常人的血小板在10万以上。一般来说,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至少要将血小板控制在3万以上才相对安全。但临床观察发现,这类“相对安全”的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出血症状,轻微...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血象血小板计数减少,在急性型或慢性型急性发作期血小板计数常在20×10^9/l以下,在10×10^9/l以下时可有广泛或自发性出血。慢性型慢性期一般在(30-80)×10^9/l之间,在50×10^9/l以上者...
...□ 钟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出血性疾病,以皮下、黏膜和内脏出血为主要特点。本病是出血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根据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的“血证”范畴。笔者自...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可分急性及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型:发病以儿童为主,2-3岁多见,发病前1-3周常有急性病毒感染,出血为其突出表现,多为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或有疼痛或紫,分布不均,以四肢多见,常伴鼻衄及牙龈出血,偶有胃肠道...
...血小板增至17万而愈。 本病患者,为了预后的巩固起见,另拟膏方一份,可继续服用,拟方如下:墨旱莲,12g,冬青子120g,桑椹120g,另加大枣250g,于荷叶lOOg。每日上下午备l匙开水冲服。 [选自董廷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过敏性紫癜...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出血性疾病,笔者近年来致力于该病的研究,临床将该病分为两期论治,并按各期不同特点,单纯采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急性期血热炽盛,宜清热凉血止血 本病多发于2~9岁...
...(一)发病原因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 (二)发病机制 1.急性型 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如风疹、麻疹、水痘、疱疹、腮腺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与血小板减少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