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_《退思集类方歌注》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 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苓桂甘草大枣汤,草枣培土苓制水,还加桂枝保心阳,茯苓重用法先煮,(凡方中重用之药之。缓。下悸凌心药,桂能伐悸宜...

http://qihuangzhishu.com/760/189.htm

第六十五问_《异授眼科》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目昏不痛,日日出暴泪者何也?答曰∶肾阴虚,并心阳亦虚也。宜点珍珠散,服益阴肾气丸(珍珠散六十三问批明。)益阴肾气丸泽泻 茯神 生地 丹皮 山药 当归 柴胡 熟地 人参 山萸肉 五味子 远志(以上各一钱) 石菖蒲(四钱)共末蜜丸,每服五十丸...

http://qihuangzhishu.com/283/94.htm

淡红舌淡黄干裂苔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淡红舌淡黄干裂苔主病:气虚津少;气虚夹湿;浮热扰;下焦夹湿,上焦不足。 舌苔 淡红舌淡黄干裂苔 形象 舌质淡红娇嫩,舌尖光莹无苔。苔微黄干裂,中、根部较厚,颗粒粗糙不匀。 主病 气虚津少;气虚夹湿;浮热扰;下焦夹湿,上焦不足。 病例 心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47.html

第六十五问_《异授眼科》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目昏不痛,日日出暴泪者何也?答曰∶肾阴虚,并心阳亦虚也。宜点珍珠散,服益阴肾气丸(珍珠散六十三问批明。)益阴肾气丸泽泻 茯神 生地 丹皮 山药 当归 柴胡 熟地 人参 山萸肉 五味子 远志(以上各一钱) 石菖蒲(四钱)共末蜜丸,每服五十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ouyanke5674/283-29-65.html

心痛_《周慎斋遗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痛者,心为阳脏,胃阳不足,而阴寒乘之也。攻之则气益伤,补之则气益滞。先用川椒一味,作汤时饮,俟其心阳流通,后以八味丸治之,下元气足,则真火能升,寒邪自退。生地心痛有属心火者,宜茯苓补心汤发之;有属寒水乘心者,茯苓、甘草伐其水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ushenzhaiyishu/694-14-10.html

胸痹案 杨牧祥验案选析(7)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阳亏虚,心脉痹阻。治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自拟甘桂饮加减:炙甘草30克,桂枝15克,太子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郁金10克,姜黄10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953.html

小儿遗尿首选中药治疗有奇效_奇效良方_【中医宝典】

...,覆盆子10克,金樱子10克,益智仁1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3周为1疗程。 中医认为遗尿症与元气不足,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笔者认为病除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心阳不振、心窍不开有关。该病的一个特征是夜睡深沉,不易唤醒,应归于心阳不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589.html

克山病_【中医宝典】

...并无专门论述。根据本病的突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的症状,往往考虑为阴毒伤寒,少阴中寒而郁遏,心阳不振,脾阳不达四肢,甚者寒邪直中于心,阳气暴脱发为昏厥、抽搐,心悸。故亦可参照“心悸”、“心劳”进行论治,分为心阳暴衰、心虚劳损、心虚邪伏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211.html

小儿遗尿症治验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克,山萸肉20克,五味子10克,覆盆子10克,金樱子10克,益智仁10克,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3周为1疗程。 中医认为遗尿症与元气不足,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笔者认为病除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心阳不振、心窍不开有关。该病的一个特征是夜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8855.html

变证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由于治疗上的错误(如不适当地使用汗、吐、下等法,或实证而用壅补等)或病者正气不足、调理失宜等原因,使疾病由实转虚或由简单转为复杂的情况。例如伤寒太阳病,发汗过多,损伤心阳,发生心悸怔忡、胸闷不舒等,这是误汗的变证;又如麻疹透发不畅,疹毒...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07.htm

共找到9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