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500bp时,包埋组织DNA杂交信号强度只有相同量标准DNA的10%~85%。信号强度与原始DNA大小呈正相关,最小片段DNA产生最弱的信号。(2)包埋组织DNA所致的非特异性背景杂交比标准DNA为明显。这种背景杂交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不...
...工程的代名词。只有当人类对遗传现象本质和规律有深入的认识,才能按人类的意志去改造或创建生物的遗传特性。20世纪50-60年代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确定了主要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阐明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破译了遗传密码,为基因工程...
...应用探针DNA上的一个片段作为DNA引物,以环化探针DNA的重组质粒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过变性,退火和延伸过程,使探针DNA得到标记。反应在0.5ml离心管内进行,总体积为25μl,内含50mmol/l Tris—...
...(一)DNA的酶切与连接(1)酶切反应同质粒DNA的鉴定,只不过是质粒DNA换为载体DNA。若大量酶切,则成比例增加。(2)加2倍体积的预冷无水乙醇和1/10体积的3mol/l NaAc混匀,-20℃2h以上。(3)15000rpm离心...
...真核和原核细胞内都存在有DDRP,迄今发现的DDRP的有以下特点:①以DNA为模板;在DNA的两条多苷酸链中只有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这条链叫做模板链(templatestrand),又叫做无意义链。DNA双链中另一条不做为模板的链叫做...
...修饰系统。各种细菌都能合成一种或几种顺序专一的核酸内切酶。这些酶切割DNA的双链,因为它们的功能就是切割DNA,限制外源性DNA存在于自身细胞内,所以称这种核酸内切酶为限制酶。合成限制酶的细胞自身的DNA可以不受这种酶的作用,因为细胞还合成了...
...一、DNA变性DNA变性是指双螺旋之间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形成单链无规则线团,因而发生性质改变(如粘度下降,沉降速度增加,浮力上升,紫外吸收增加等),称为DNA变性。加热、改变DNA溶液的pH、或受有机溶剂(如乙醇、尿素、甲酰胺及丙酰胺...
...DNA和RNA统称为核酸,早在1868年就被瑞士年轻医生米歇尔发现,在真核细胞中,98%以上的DNA存在于细胞核,少量的DNA分布在线粒体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占其总量的90%左右。细胞外液则无核酸存在。对于非细胞形态的病毒来说,...
...电压为50V,电泳完毕后将琼脂糖凝胶(E.B加在凝胶中)置紫外灯下观察,并照像。②经初步试验后,又取适宜的PstⅠ进行消解,获得前后对比较好的结果。2.3.2 幽门螺杆菌染色体DNA酶切 幽门螺杆菌自三种不同胃病患者的胃粘膜中分离,Cp...
...℃温箱中培养过夜。(三)转化子DNA的快速鉴定-快速细胞破碎法(1)挑取转化平板上的单菌接种于含相应抗生素的2ml LB中,37℃振荡培养至A590值为0.6~0.8。(2)取1ml菌液至1.5ml Eppendorf管中,9000rpm...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