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 【释名】针石。 【气味】 【主治】刺百病痈肿。 【集解】《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亦从东方来。王冰注云:砭石如玉,可以为针。盖古者以石为针,季世以针代石,今人又以瓷针刺病,亦...
...平按:此篇自“形乐志苦”至“出气恶血”,见《素问》卷七第二十四《血气形志篇》,又见《灵枢》卷十二第七十八《九针论》,又见《甲乙经》卷六第二,又见日本《医心方》卷一《治病大体第一》。自“阳明多血气”至末,《素问》、《灵枢》见同前篇。又自“...
...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是也。 此书出于岐伯者多,玫《本纪》不及诸臣耳。”主要阐述解剖学、生理学及治疗方法等。《素问》原为九卷,八十一篇。与《灵枢》八十一篇合称《黄帝内经》,共十八卷。其中刺法论第七十二与本病论第七十三在新...
...十二脏人体脏腑的合称。出《素问·灵兰秘典论》。即十二官。详该条。十二原穴①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和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
...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接骨。在背部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接经法配穴法之一。指在同一条经脉上选用相近的几个穴位,相互连接以加强作用。《素问...
...名。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六种新编》医学丛书。又名《萍乡文氏所刻医书六种》或《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清·文晟辑。成书于19世纪中期。内容为《内科摘录》、《外科摘录》、《慈幼便览》、《增订达生编》、《偏方补遗》...
...导引(道引)是古代用来保健与治病的一种方法。 【导引(道引)】 是古代用来保健与治病的一种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后代所说的气功和体育疗法两种形式。注:导引有几种解释:运动肢体。唐.王冰在《素问.导法方宜论》的注解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
...砭、石针也。《山海经》∶高氏之山多针石。《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民,黑色疏理,其病痈疡,其治宜砭石。古人针砭并重,药石同称。《史记·仓公传》∶年二十,是谓易贸,法不当砭灸。汉时犹有此法,后世废之,并不识其石。博考诸书,只瓷锋砭血法,有...
...椎穴经外穴名。出《千金翼方》。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主治转胞,腰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十二脏相使论》见《内经训解》。即《素问·灵兰秘典论》。详该条。...
...发为痿躄,此之谓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有渐于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