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治疹全书》川芎柴胡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治疹全书》:川芎柴胡汤【处方】川芎、柴胡、黄芩、茯苓、甘草、当归、陈皮、贝母、山楂、红花子加倍。【功能主治】疹后发热依时,久不治成症癖,发热来时,身烧,口渴,少食,烦闷,热过则和,...
...目录 《普济方》川芎黄耆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普济方》:川芎黄耆汤【处方】川芎、黄耆各等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胎腹痛,下黄汁。【用法用量】每服5钱,秫米(炒)1合,水煎服。【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二引《产宝》...
...【药品名称】通用名:阿魏酸钠片 商品名:川芎素片 【性 状】本品为白色片。 【药理毒理】 本品有增强造血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血、抗心肌缺血、抗儿茶酚胺及抗辐射损伤等作用。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白鼠口服LD50为3155(2235-...
...原料:川芎5g、花茶3g。用法:用川芎的煎煮液2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活血止痛,行气开郁,祛风燥湿;镇静,降血压,抗菌。用途:瘀阻块痛,胁助腹痛;产后瘀块阻痛;寒痹筋挛;痈疽疮疡;心绞痛。来源:传统药茶方。...
...300毫升浸15分钟,去渣顿服;也可在清胃散(改汤)内加玄参30克,水煎分服;或用玄参30克,生地12~30克,白芷、川芎各12克,升麻、黄连各9克,细辛、生甘草各3克,水煎分服。 治跌打损伤肿痛:以鲜品玄参块根适量,或加入仙人掌(去刺),捣烂...
...而能散故耳,盖心帅气而行血,川芎入心,则助心帅气而行血,气血行,则心火散,邪气不留,而痈疽亦散矣。东垣谓下行血海者,非也。何者?血贵宁静,不贵疏动,川芎味辛性温,但能辛散,而不能下守,胡能下行以养新血哉,即四物汤中用之,特取辛温以行地黄之滞...
...气温.味辛.无毒.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川芎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风为阳邪而伤于上.风气通肝.肝经与督脉会于巅顶.所以中风.风邪入脑头痛也....
...川芎(图)辛甘微苦.力能解郁调经.润泽且香.功可和营理气.愈头风之偏正.性喜上升.补肝燥之虚衰.善通奇脉.温宣之性.能疏血分风寒.走窜无方.防劫阴中元气.(川芎.本名芎 .因出川地.故名川芎.至于台芎抚芎.皆因其地而名辛苦甘温.芳香润泽....
...大川。——《易·需》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如川之方至。——《诗·小雅·天保》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又如:川源(河川的源头);顺尊(取自河川的祭品);川游(...
...来源: 《药茶治百病》 用料:苍耳子60克,川芎100克。 功效:散风祛湿,行血止痛。 适应证:头顶部昏痛,或痛在前额,伴鼻塞流涕,每因受凉因发,辨证属风寒所致者。 制法:苍耳子(微炒至黄色)、川芎共研细末,用纱布袋分装,每包重15—2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