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用量与炮制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处方中药物的用量及炮制,既直接影响着疗效,又涉及用药的安全可靠。 这里主要谈在实践运用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关于用量 中药多为天然药材,其用量较大,有效量的安全阈也较宽。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剧毒药物如乌头、巴豆之类稍稍过量,就易发生中毒事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804.html

中药炮制概况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对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战国时代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治疗“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记载,表明当时预治疾病已经使用了药物常规炮制品。到了汉代,据有关资料记载,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189.html

川乌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集验背疽方》大川乌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集验背疽方》:大川乌丸【处方】大川乌(生,去皮尖)1两,当归1两,赤芍1两,苏木(锉,炒)1两,没药(生用,别研)1两,乳香1两(别研),穿山甲(用蚌粉炒脆,去粉)2两,独活2两。...

http://zhongyaofangji.com/d/dachuanwuwan.html

中药炮制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清代徐灵胎将传统的制药原则归纳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其具体方法为: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一、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用辛热升提的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186.html

《中药炮制》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邓来送、刘荣禄(着) 前言 总论 第一章 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 炮制的意义和目的 第三章 炮制的作用 一、炮制对药物性味功能的影响 二、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三、加热和用水 四、常用辅料 五、炮制的工具 第四章 炮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yongzhongyaopaozhi/index.html

复方药提取工艺期待新评价指标——“有限成分量比法”值得重视_【中医宝典】

...方便患者服用、携带,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要求。可是,许多中药复方新药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如许多中药复方新药的疗效还不如汤剂,许多中药复方新药低水平重复,在市场生命力十分短暂。尽管存在多种原因,但提取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药复方的疗效,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28.html

川乌灵脂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魏氏家藏方》川乌灵脂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魏氏家藏方》:川乌灵脂丸【处方】川乌头3只(去皮脐)、天南星3个共5两者(焙)、五灵脂(炒,别研)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左瘫右痪,口...

http://zhongyaofangji.com/c/chuanwulingzhiwan.html

川乌头方剂_方剂知识_【中医宝典】

...【选方】①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川乌(生,去皮尖为末)。用香熟白米粥半碗,药末四钱,同米用漫火熬熟,稀薄,不要稠,下姜汁一茶脚许,蜜三大匙,搅匀,空腹啜之,温为佳,如是中湿,更入薏苡仁末二钱,增米作一中碗服。(《本事方》川乌粥法) ②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721.html

中药炮制学切制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饮片切制是中药炮制的工序之一,是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其目的有:便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煎药质量,利于炮炙,利于调配和贮存,利于制剂,便于鉴别。 1.切制前的水处理有淋法、淘洗法、泡法、漂法和润法。如淋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834.html

中药炮制新解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水蛭:传统炮制方法是烫制入药,认为如不烫制则“入腹生子”,且炮制可以降低其毒性。吕文海等认为这种观点依据不足。近年多主张水蛭生粉装入胶囊或制成粗粉应用,既保存了药效又便于服用,节省了药源。 斑蝥:传统炮制目的是为了减轻其毒性。斑蝥传统炮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192.html

共找到11,7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