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切片各种染色光镜检查法、血液Hp培养法、抗Hp抗体检测法,尿素酶呼吸试验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尿素酶A或B基因检测法等;但上述方法中,有些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有些费时费事,故很难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一般基层医院能...
...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及张仲华《爱庐医案》的部分医案,加以评注,“以发明其用意之所在”,帮助读者理解名医的思路,学习各家经验,体会知常达变的方法。此书初刻于1904年,因评注颇精,历年来再版多次,后由其高足江阴名医邓养初及六代世医孙梓文复加...
...病因是个重要问题,实验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均应用自己的方法对病因进行探讨。这三大方法各有所长、各有特点,紧密协作,才易于探讨病因。流行病学探讨病因是从群体水平,用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资料进行现场观察及现场实验,最接近于人群的实际情况。...
...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条件,这对中药材的质量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为了规范中药材生产,保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并从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规范》的施行...
...错误,也加以订正。汇集历代学者的注释,加上他自己的考证,内容相当丰富,造诣非浅。 自汉代至清代,《史记》的研究专著达101部,单篇论文1435篇,囊括了名物典章、地理沿革、文字校勘、音韵训诂、版本源流以及疏解、读法、评注等领域,方法是抄摄材料...
...整理资料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预防医学研究的核心是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亦需要运用统计方法去观察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效应(包括疾病、死亡、寿命、生育、儿童生长发育、心理精神状况以及其他生理病理反应)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本篇将分九章讨论人群...
...□ 梁晓春 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学对糖尿病(消渴病)的认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消渴”病名及病因病机的理论首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消渴病的准确定义出自《古今录验方》;辨证论治形成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于《诸病源候论》;三消分治...
...林弘衍“越山草堂”刊本再抄本作参校本,进行比勘互校,纠正诸多讹误,并对原文作了必要注释。奉献给读者的这部《三山志》校注本,其校勘质量和注释水平相信读者阅后自会作出评判。我们诚恳地希望,本书的出版将有裨于我省的历史研究和志书修纂。 卢美松...
...提取方法,对中药复方进行提取制备工艺的研究,以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3.2 复杂组分中特定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3.3.3 复方共同提取过程中化学有效物质的相互影响与变化; 3.3.4 辅料对待测成分分析的影响。 4 ...
...医经著作。十卷。清·张琦注。刊于1829年。本书根据王冰注本的《素问》篇次,逐篇对原文重予注释。作者认为王冰旧注多“牵合附会”,故于注释中不取其说,主要参考黄元御《素灵微蕴》、章合节《素问阙疑》二书。其实张氏对王冰的批评欠公允。本书的贡献...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