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动内 身动心静_【中医宝典】

...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唐代中医养生大家、长寿星黄帝内经》就明确说:“恬淡虚无,真气从;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守,心安理得,悠闲自在对预防疾病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不容易得病,不容易得病当然就易于长寿。 相反,如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89.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伤肾气。《黄帝内经》针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特点,提出的以上养生法适应了四时变化规律,易于使人和自然产生天人合一的良好效果。 以恬愉为务 和于术数 恬淡虚无,是《内经》以养生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要求人们光明磊落,无邪念,摒弃私欲,对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8.html

医学家陈实功谈养生_【中医宝典】

...明代著名医学家陈实功,既是一位众望所归的外科学专家,也是讲究养生的老寿星。在他的名著《外科正宗》里,不仅对外科诸病例症详、论治精,还有不少有关养生保健的精辟论述。 陈实功认为,人们无论健康或患病,都应注重调摄,否则就不可能有良好的体质。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005.html

古代名家养生诗_医药诗词_【中医宝典】

...养生诗不同于文学诗作,它贴实,是养生的经验总结。 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写了一首对人们养生颇有启迪价值的哲理诗,其诗云:“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防。”现代人吃的胆子很大,越是珍稀的动物越要吃,...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ci/a11171.html

清心养生八法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在发展中形成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特点,并特别重视清心与养生的研究。 养生之道,贵在得“法”。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不但要有清心的健康精神,还要有适性适人的养生方法。因此,要掌握中华养生之道,还必须讲究具体的清心术。 静思冥想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17.html

养生切忌七情过度 从一到十谈养生⑦_【中医宝典】

...生活习惯不好,但却能长寿;而有的人对自己的身体非常小心,可是却短寿。对此,我总结出几个字:“自在养生”,就是人要活得自在。 《庄子·天道篇》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教授根据这句话引申出人要讲“四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784.html

牢记养生八字 健康长寿百岁_长寿秘诀_【中医宝典】

...养生八字: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童心永留存 “童心”即赤子之心。一为纯洁无邪:因为无邪则心田宽畅开朗而没有烦恼。无邪,更没有损人、欺人、捉弄人、打击别人的邪念。“敬人者人恒敬”,身边有这样多的感情温暖,心情也更加舒畅、轻松而愉快...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379.html

中医养生防病中的理论观点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则灾害生,从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049.html

先秦时期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自然”,就是关于“”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即“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诺,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2.html

养神能得长寿_长寿秘诀_【中医宝典】

...运动、五官通利,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生理状态。所以说,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又在于养神。 古往今来,医家、道家、养生家们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的作用。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baojian/a411.html

共找到483,0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