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临床科研试验的主要原则_【中医宝典】

...疾病)实际无效,而研究结果却判为有效的错误概率,也称α值,第Ⅰ类错误概率。假阴性率是有效的研究因素判为无效的错误概率,也称β值,第Ⅱ类错误。设立对照组和将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化分组是控制混杂偏倚,减少这两类错误的重要环节。此外,必须考虑下列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943.html

证侯研究中的难点问题_【中医宝典】

...修订的首要前提。 难点二:科学辨证 科学辨证是指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学成果来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这一工作既包括对传统辨证的继承和发扬,也包括对各种新技术在辨证中的运用和研究。从理论上说,科学辨证是证规范研究成果在临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3.html

多糖研究是二十一世纪中药研究的热点领域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以多糖为重点的糖工程研究可能是继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的科学前沿。因此,作为中药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的多糖研究,可能为中药研究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多糖生命科学时代。 多糖生物功能的研究现状与瓶颈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83.html

由于检查器械或仪器引起的偏倚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器械本身不准确,试剂不符合规格,或试验条件不稳定等都可引起系统误差。例如测量血压容易产生偏倚,因涉及仪器、测量与标准等。如血红蛋白计未标化,亦可引起偏倚。防止这种偏倚的产生主要在于使用前对仪器进行标定,试验、检验方法应有详细规定并要求严格...

http://qihuangzhishu.com/960/687.htm

浅谈本草研究中的创新_【中医宝典】

...本草研究的特点是依托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或曰是钻故纸堆的一门学问。这样的研究也能创新吗?当然能,“温故而知新”。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其成果与临床、实验研究有所不同,但判断创新的标准大抵相同。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01.html

概念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定群研究(cohortstudy)又称群组研究或追踪研究(follow up study),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群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联系的...

http://qihuangzhishu.com/960/715.htm

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_《病理生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角度提示疾病本质的学科。与不少其他基础学科一样,病理生理学也是一门与多学科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的机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必须运用有关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因此,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生理学、...

http://qihuangzhishu.com/949/3.htm

中药质量控制取得创新成果_【中医宝典】

...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我国中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难题。《中药质量评价及生产过程质量监测》系浙江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由程翼宇教授率领的博士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研究建立了中药材水分含量近红外光谱测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511.html

中药红外光谱质量标准研究为提高配方颗粒质量“加油”_【中医宝典】

...及成品进行红外指纹图谱鉴别研究,通过对418个品种、近2000张图谱的解析发现,每个产品均有其特定的、稳定的指纹特征。结果与文献中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以看出,红外指纹图谱是配方颗粒及其半成品宏观定性鉴别的一个强有力的检测手段。 红外光谱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973.html

概念及设计原理_《预防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疾病联系的假设。定群研究由于在疾病出现以前分组,向前追踪一段时间观察对比其结局,故又称追踪研究。二、设计原理定群研究所要比较的是发病率或死亡率。假如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高于非暴露组,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表示该病与该因素有联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yufangyixue/960-38-1.html

共找到103,7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