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_【中医宝典】

...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45.html

阴阳学说的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关系,并且运用阴阳双方的这一关系解释宇宙万物的形成,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说,这时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阴阳学说已经形成。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阴阳学说被逐渐引入于医学领域,并与中医理论中许多具体学术内容相结合,熔铸成一体,形成了既源于哲学认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5.html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的医学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当时的自然哲学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脏象学说脏象学说是关于人体脏腑形态功能及其与人体其它组织器官相互关系的中医生理学说。脏腑的形态与名称:《内经》之前和各种现存的和出土的医学和非医学文献,尚无系统论述人体脏腑的形态结构者,不过到春秋时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5.html

《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法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的医学理论 一、脏象学说 二、气血精津液学说 三、经络学说 四、病因病机学说 五、阴阳五行学说医学中的应用 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著述 一、简书《万物》 二、马王堆出土医书 三、江陵张家山医简 四...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index.htm

黄帝内经的病机学说_【黄帝内经】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变化等等之内在机理的学说称病机学说。 《黄帝内经》所说“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皆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皆为此学说之内容。现从病因、发病和病变三方面加以叙述: 1.病因:引起人发病的原因...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5.html

汉唐时期的维吾尔族医学_【中医宝典】

...(鹰嘴豆)、石榴、人参治疗阳痿,洋茴香、阿育魏实、卡拉菜子和米子治疗弱视等,传授给波斯学者穆罕默德·伊本·艾比孜克里亚。那时,在新疆阿图什(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址)麦歇德村成立了萨齐也学堂,它是包括医学专科在内的综合性的院校。该校最著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80.html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萌芽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促进了医巫的分化,而且在渗透到医学之中,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形成。所有名家的哲学思想几乎无不涉及生理、病理、养生、治疗等,形成各自的哲理性医学理论观点;医学著作也吸收和应用哲学概念和思想从而逐步建立医学理论基础,如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4.htm

编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重要依据之一。因为,切合中国医学发展历史实际的分期法,不但在宏观上给人一目了然、纲举目张的效果,而且透过分期的微观上还能得出医学发展在各个时期的实质内函,《中国医学通史简编》总结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多部专著分期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在科学的分期上...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htm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阴阳学说对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诊疗实践。 故张介宾《景岳全书》说:“医学之要,阴阳而已。”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机构 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中医学认为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7.html

蒙古族医学理论体系_【中医宝典】

...有了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内经》《四部医典》《饮膳正要》等书中,有古代蒙古人善于用热性疗法治疗寒症的记载,如“蒙古灸”;用寒性疗法治疗热症,如“冷敷”和“酸马奶疗法”等。到16世纪末,阴阳学说成为蒙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70.html

共找到141,5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