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乐 仁者寿 ——读国医大师谈养生_【中医宝典】

...34人活到90~100岁,12人活到100岁以上。被称为“药王爷”唐代名医孙思邈更是活到101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年代,确实是稀有之事。 最近欣喜地读到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推出力作——国医大师谈养生,该书对现今最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264.html

饮食有节胜食疗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古代养生家历来主张清淡饮食,吕氏春秋曾说:“肥肉美酒,勿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所以医学心悟主张:“莫嗜膏粱,淡食为最”。 近年来,在不断升温中医养生热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单就食疗养生而言,各种理论充斥于报刊、书籍、电视和网络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694.html

孙思邈进药表还睛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明目至宝孙思邈进药表还睛丸白蒺藜(炒,去刺) 川芎 木贼(去节) 白术 青葙子 菟丝子(酒浸三两,蒸烂,晒干) 密蒙花 羌活 甘草(炙) 防风 家菊花 川当归 楮实子上为末蜜丸,每服三五十丸,盐汤送下。 目录 明目至宝孙思邈进药表...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unsimiaojinyaobiaohaijingwan.html

运动养生应遵循原则_运动养生_【中医宝典】

...生命在于运动,平时多做运动,会使疾病对你无计可施。把健康寓于适当锻炼之中,是一种既经济而又有实际效果养生方法。 早在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就曾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告诫人们经常活动可以防病养生。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665.html

先秦时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顺应自然,力求主观与客观协调统一,以防患于未然。恰如易·系辞下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循易之道也”。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理论渊源。(...

http://qihuangzhishu.com/152/8.htm

孙思邈_彩绘明堂图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复杂难辨,自己从18岁研究孔穴,至今百岁已过,仍有许多疑问难以解决。孙思邈也发现古之“明堂图”错误甚多。于是他参照甄权所绘针灸明堂图,又参考了大量医学文献,进行反复研究,并亲手绘成了第一部仰人、背人、侧人彩色明堂三人图,形象直观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unsimiao/383-3-11.html

正文·卷九十六·五十七首_苏东坡全集

...与此石同溪而产,何异于九鹏而一�。 凤�朱砚铭(并叙) 北苑龙焙山,如翔凤下饮之状。当其�朱,有石苍黑,纟致如玉。熙宁中,太原王颐以为砚,余名之曰凤�朱。然其产不富。或以黯ホ滩石为之,状酷类而多拒墨。时方为易传曰: 陶土涂,凿山石。...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665.html

自静其心可长寿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养生,提倡“致虚极,守静笃”精神境界,要求静心养神,摒弃杂念,追求恬淡闲适、平和安静、洒脱超然自在意境。 “自静其心”要精神专一、摒除杂念、心无妄用。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惔虚无”摄生防病思想,突出强调了“志闲而少欲”、清静...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229.html

专家讲养生:立春与养生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感冒、流行性传染病、风湿病和心脏血管疾病等。在饮食宜忌上,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方说过:“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少吃酸味食品,多吃甜味之品,以养育脾脏之气。宜多吃韭菜、百合、豌豆苗、荠菜、大蒜、茼蒿(即广州话“茼菇”)...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848.html

春季养生之养神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调控和驾驭好自己情绪。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方·养性中指出,调摄情志应“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忿恨”,一旦遇到烦恼时,做到“自讼、自克、自语、自解”。学会自我宣泄,使心神免受伤害。沈括在苏沈良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13.html

共找到1,085,72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