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了《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中关于经络、腧穴、灸法的精华,又总结了孙思邈、甄权、杨玄操等人的灸法经验。对于灸法的补泻问题,在理论上作了较深刻的阐述。关于艾柱的大小、灸量、取火用材也作了规定。 王焘十分重视经脉腧穴与图的关系,在《外台秘要...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 治法 太阴经证:以肩前中府穴区疼痛为主,后伸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肩髃、肩前、阿是穴。 阳明少阳经证: 以肩外侧肩髃肩髎穴处疼痛为主,三角肌处痛,外展疼痛明显。 取穴:大椎、臂臑、肩髃、...
...穴名。即阿是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不定穴,又名天应穴,但疼痛便针。”参见阿是穴条。...
...下关、神阙、阿是穴。 色斑 中医认为:“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血瘀,脾气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润泽颜面,致生斑。” 艾灸取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及色斑局部。 暗疮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厚味,以至脾胃湿热内蕴上蒸;或...
...穴位分类名。即阿是穴。又名天应穴。《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参见阿是穴条。...
...,艾炷底径0.6~0.8厘米,高1~1.2厘米,成锥形,蒜片或姜片厚如硬币。灸的时间与数不拘,痛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一般6~15分钟)。阿是穴亦可消毒后以三棱针挑出脓液(无脓者刺血),再熏灸,灸后用纱布包敷。手三里、养老灸至局部感热者至不...
...治疗者,总痊愈率达92.1%[13]。本法用于寻常疣的治疗。 耳针 (一)取穴 主穴:肺、皮质下、神门、内分泌。 配穴:面颊、缘中、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为耳廓上与皮损部位对应处。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2~3穴,配穴1~2穴。耳穴刺激方法...
...穿衣、洗脸梳头均感困难。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患者极为痛苦。本病临床分为风寒阻络与气血瘀滞2型。 一、风寒阻络 (一)症状 以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畏风恶寒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肩髑、肩贞、臂懦、曲池、外关...
...气功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宝,是我国民族形式的独特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是医疗与体育相结合的健身方法。古代所谓导引、吐纳、行气、服气、调息、静坐、养生、坐禅或内功等均属气功练功的范畴。气功名称是近代大家久已习惯的俗称。近年来的生物反馈疗法、默想...
...穴位:内关 曲泽 委中 承山 阿是穴等 操作步骤: 风湿性者,以舒经活血为主,胸痛,取内关、曲泽穴,头两次用泻法,症状减轻后用补法。背部痛补委中、泻承山穴,用上病下取穴法,一补一泻,以达到舒经活血作用,并配合阿是穴。每穴平揉、压放各100...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