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解释_故事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 old practice 奉行故事 虚应故事 history 掌故,典故 旧事,先例 苟以天下大,六国破亡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宋· 苏洵《六国论》 用作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故事 ...

http://hanwen360.com/c/81046.html

子路初见·孔子家语

...,受學重問,孰不順哉.毀仁惡仕,必近於刑.君子不可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有?」孔子曰「括羽之,鏃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子路將行,辭於孔子.子曰「贈汝以...

http://wenxue360.com/guji/4128.html

孔子的思想品格_儒家_【文学360】

...,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不可为而为。 二、安贫乐道 孔子“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44.html

故事一·梦溪笔谈

...厅,至有抵彻前人行李强据者。余为学士时,目观此事。 谏议班在知制诰上;若带待制,则在知制诰下,职也,戏语谓之“带坠”。 《集贤院记》“开元故事,校书官许称学士”。今三馆职事,皆称“学士”,用开元故事也。 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

http://wenxue360.com/guji/2276.html

观周·孔子家语

...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原,明道德歸,則吾師也,今將徃矣.」對曰「謹受命.」遂言於魯君曰「臣受先臣命,云孔子聖人後也,滅於宋,祖弗父何,始有國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鼎銘曰『一命僂...

http://wenxue360.com/guji/4120.html

辩物·孔子家语

...曰「無以吾命也.」賓既將事,乃發幣於大夫及孔子,孔子爵,既徹俎燕客,執骨問曰「敢問骨何如為大?」孔子曰「丘聞昔禹致群臣於會稽之山,防風後至,禹殺骨專車焉,此為大矣.」客曰「敢問誰守為神?」孔子曰「山川靈,足以...

http://wenxue360.com/guji/4125.html

的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挑拣,挑选~取。~优。抉~。~善。饥不~食。 义同“”(zé),用于口语~不开(分解不开;摆脱不开)。~菜。~食。...

http://hanwen360.com/z/62E9.html

三恕·孔子家语

...所謂損又損道也.」 孔子觀於東流水.子貢問曰「君子所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對曰「以其不息,且遍與諸生不為也.夫水似乎德,流也則卑下,倨邑必修,理似義;浩浩乎無屈盡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不懼,此似勇;至量必平,...

http://wenxue360.com/guji/4118.html

孔子的政治思想德治主张_儒家_【文学360】

...孔子的政治思想德治主张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45.html

孔子简介_儒家_【文学360】

...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与孟子并称“孔孟”。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故为子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38.html

共找到726,1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