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之后,中医才真正踏入起跑线上。20多年来形势一片大好。但作为老中医,为中医事业奋斗了一生的老中医,我们对于目前一些倾向,仍然忧心忡忡,不敢盲目乐观。忧什么?忧的是中医学在“发展”中淡化。为什么会淡化?现在在临床上、理论上...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正是因于有连盈充栋的古文献和新发见,合之乾嘉以降的古今研究方法,马继兴先生的《中医文献学》于1990年应时而出版,这是奠鼎中医文献学科的开山之作,是20世纪中医学成就之一。 文献的...
...萧龙友,名方骏,字龙友,别号“息翁”,解放后,改为“不息翁”(1872-1960)。四川省三台县人,为前清拨贡,是解放前后京城的名医。他与施今墨、孔伯华、汪逢春三人被合称为“京城四大名医”,声名斐然。他们的医术医理,都有极高的造诣,医德...
...中国医学大辞典》等均作沈或沉,乃讯、汜、泛之错字,均与“韦讯”无关。 还有人说药王是扁鹊。清代高士奇《扈从日录》曰:“沧州城在(东)北有药王庄(亦称药王祖业庄),为扁鹊古里,药王庙专祀扁鹊(并有葬衣物坟)”。这种说法,包括扁鹊究竟是何许人也...
...中新社合肥九月十九日电 题:安徽为中医“把脉”促传承 中新社记者 吴兰 中医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之一,然而在近些年,中医的发展备受关注。中医药资源大省、素有“南新安、北华佗”的安徽,中医发展的承袭如何?中医发展的现状如何?中医发展又面临哪些...
...提起药膳,人们都会想到“补”。但药膳不是蛮补、呆补,而是按照中医的配方原则,补而不腻,补而不滞,补而不过,要科学食用,辨证施膳。 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
...关键词:李茂如 《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 1994年3月,人民卫生出版社推出了一部180余万字的宏篇巨制——《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以下简称《汇考》)。此书一问世,即引起学术界,尤其是中医界的较大反响,称其为现代中医目录学中...
...同源。门打不开了,找大夫配把钥匙。好的大夫配的特别好,钥匙捅进去,门(锁)就开了。如果门开得好好的,天天拿钥匙捅什么?现在很多人把药当饭吃,本来门好好的,没事瞎捅,把一个很好的门(锁)就捅坏了。 ▲中医所用的药物,在整个治病过程中,是用药物...
...清末医学家。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少习儒,后因父病,乃留心医学。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亦以医闻名。见识广博,治学提倡“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为早期试图汇通中西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又名《...
...祁州的药王叫邳彤,是汉光武帝刘秀的二十八宿将之一。” 地处华北的安国是我国著名的药都(古称祁州),其药材的生产和贸易源远流长。安国药材贸易的兴旺与药王庙有着密切关系。 “药王”事迹 据现存最早的成化二十二年“重修皮场祠记”碑铭中有关“皮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