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_《本草求真》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水者。因其水势急迫。有非甘淡所可渗。苦寒所可。正如洪水横逆。迅利莫御。必得极辛极苦极咸极寒极阴之品。以为决渎。则水始平。此水之说所由起也。然水在人脏腑。本自有分。即人用药以治水势之急。亦自有别。如大戟芫花甘遂同为治水之药矣!然大戟则...

http://qihuangzhishu.com/619/272.htm

藏象学说简述_【中医宝典】

...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胜、腑、之脏三类:肝心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5.html

身形脏腑术语_中医术语_【中医宝典】

...血 脾阳 脾阴 脾主后天 脾主肌肉 脾主升清 脾主四肢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脾主运化 脾主中州 匹末 牝脏 七冲门 七窍 之腑 歧骨 气海 气街 前阴 胠 曲骨 曲周 颧骨 缺盆 阙 阙上 然骨 人中 肉分 臑 臑骨 锐骨 腮 三焦 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shenxingzangfushuyu-703-1.html

藏象学说简述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胜、腑、之脏三类: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膀、三焦称为六腑;六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生理特点则受盛和传化水谷。脏病多虚,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25.html

利药之大戟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控涎丹),用于因痰浊水饮积蓄所致的胸脘痞闷,恶水不欲饮,心悸,气短等症,配甘遂,葶苈子,用于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等。 大戟与甘遂不同之点:大戟能逐上,中、下三焦脏腑之水,甘遂能逐上、中,下三焦经隧之水,两药常同时配伍应用,使停蓄在脏腑。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81.html

脏行气于腑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脏行气于腑指五脏虽是贮藏精气的,但是五脏之“气”的作用,必然要和六腑发生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体现脏和腑的综合功能。 【脏行气于腑】 关于脏和腑的特点,《素问.五脏别论》指出脏是“精气而不”,腑是“传化物而不”。五脏虽是贮藏精气的,但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61.html

中医的藏象学说_【中医宝典】

...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97.html

中医理论的“中医藏象说”_【中医宝典】

...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3.html

证总括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儿泄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寒脾虚飧水泻,分消温补治宜精。[注]之一证,多因脾被湿浸,土不胜水而成,然致病之原各异,或乳食停滞不化,或感受寒暑之气,或惊邪外触,或受寒冷,或脾虚作,更有飧水泻之证,致疾之因不同,而调治之法亦异...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33-1.html

不同法炮制大黄功用不同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以上是生大黄在临床的应用,但须知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有不同的功用。生大黄以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效好,临床多用于毒热便秘、火毒伤络(吐血、衄血)、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及热毒痈疽等,也可外用(磨汁研粉)调敷疮疡肿毒;熟大黄泻下力逊,清热化湿力强,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674.html

共找到161,3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