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五十四_宋史

...中允。会范仲淹贬,敕榜朝堂,戎百官为朋党。洙上奏曰:“仲淹忠亮有素,臣与之义兼师友,则是仲淹之党也。今仲淹以朋党被罪,臣不可苟免。”宰相怒,落校勘,复为掌书记、监唐州酒税。 西北久安,洙作叙燕息戍,以为武备不可弛。 叙燕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878.html

存性欲颐天年相关内容_【中医宝典】

...存性欲颐天年 霭理士在性心理学中指出:“性是一个通体的现象,我们说一个人浑身是性,也不为过;一个人的性的素质是融贯他全部素质的一部分,分不开的。”难怪日本婚姻心理学家津留宏说:“性永远是窥视人类存在的重要窗口。” 人类的性在维持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0744.html

痿厥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又见甲乙经卷十四。痿厥为四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毋休,病已止。四束,四肢如束。悗,烦也。平按:“为四束”灵枢甲乙作“为四末束”。甲乙“悗”作“闷”。...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1-29.html

营卫_经络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营卫生会五味邪客卫气素问/痹论文)灵枢曰∶营行脉中,上应二十八宿,三十六分。人身行气一周,十分身之八,二十八宿,凡千八分。气行五十周而脉终,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记。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luoquanshu/729-7-4.html

目痛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自篇首至阴乔,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自“目眦外决”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二癫狂。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十二四。目中赤痛,从内眦始,取之阴乔。目内眦,阴乔脉也,故取所主之输也。平按:“乔”灵枢...

http://qihuangzhishu.com/106/170.htm

外揣灵枢四十五_【黄帝内经】

...余闻九针九,余亲受其调,颇得其意。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窍,流溢无极,畲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问也,...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26.html

中医词典拼音D:_中医词典c~d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尻在尾骨下,锐与兑通,灵枢之锐疽即兑疽。刘涓子鬼遗方卷四:“发于尻,名曰兑疽。”故知兑疽与锐疽属异名同病。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则另有所指:“发于股阳,名曰兑疽,其状不甚变,而脓附骨。”疽之部位与性质均不同于前者。三种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1/167-2-8.html

中医词典拼音B:_中医词典a~b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溲血,形肉脱,脉搏,是三逆也。”④滞留,附着。灵枢·刺节真邪:“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脉指脉来搏击应指。素问·玉版论要:“搏脉痹躄,寒热之交。”搏阳指邪入于阳,与阳气相争。素问·宣明五气:“搏阳则为巅疾。”搏阴指邪入于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0/166-2-9.html

从马王堆医帛书到灵枢·经脉看经络学说起源和发展_【中医宝典】

...关键词:马王堆医帛书 灵枢·经脉 经络 起源 笔者在研读马王堆医帛书的过程中,注意到其与灵枢·经脉存在着一定的传承发展的关系,在其中隐约可看到经络学说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马王堆医帛书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77.html

中医词典拼音X:十三_中医词典x~y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大,日有短长。”⑶使小。灵枢·刺节真邪:“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㈣年幼。灵枢·卫气失常:“六岁已上为小。”⑸轻微。素问·刺疟:“身体小痛,刺至阴。”⑹指小针。灵枢·玉版:“以小治小者其功小。”⑺脉象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8/195-1-13.html

共找到510,2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