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关SARS患者骨坏死研究课题的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骨科专家徐林教授向媒体介绍,由于SARS是一种全新的疾病,SARS病毒是否还有骨骼这一医学界尚未发现的靶器官,或是由于在治疗SARS过程中短期内大量使用激素而造成骨坏死,目前还没有定论。...
...虽然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接吻引起的疾病,但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性交会增加感染这种病毒的危险。现在,研究人员正在研发针对引发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俗称接吻病)的疫苗。 研究发现,在510名最初没有感染ebv的大学生中...
...因此这些细胞成熟分化时不会产生CCR5蛋白。 研究人员把这些细胞注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老鼠体内,并把它们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普通老鼠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2周后在接受注射的老鼠体内,免疫T细胞水平有所恢复,艾滋病病毒含量保持在较低水平。而对照组...
...2003年5月11日下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召开"中医药专家协作小组"和"中医药防治SARS的临床研究"协调会,分析当前SARS疫情及临床特点,研究中医药科技攻关,防治SARS有关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及在京的中医药专家参加了会议。...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有关专家提出,研究发现这种干扰素对非典性肺炎的SARS病毒攻击人体VERO-E6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体外病毒试验已经证明其对预防“非典”有显著效果。在冻干粉剂基础上,军事医科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又根据目前防治工作的需要,紧急启动了...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感冒病毒基因中的微小变化能使病毒成为人类杀手。 据新一期美国《科学》周刊报道,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一种普通禽流感病毒的10个基因中有一个基因发生变化,它就会变成能致人于死地的...
...新华网上海5月24日电 (记者 张学全) 用一种新发现的化合物去干预一种非典病毒蛋白与人体正常细胞的结合,结果双方的“联姻”被阻断,就可保护正常细胞不受或少受病毒的伤害。中国研究人员为近日的这一发现而兴奋不已。 从事这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
...放射科主任王微大夫在会上介绍了他们在2003年3—6月份“非典”期间对该院经临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11例SARS患者利用医学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所做的跟踪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用热断层(TTM)技术,在提高诊断准确度和尽早确诊方面,都优于X线胸片...
...我国研究人员证实:传统中药大黄,对新生儿、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杀手”柯萨奇病毒b3(cvb3)具有“诱杀”作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病毒监测研究报导显示,柯萨奇病毒b3(cvb3)在人群中感染最为常见。在新生儿、儿童突发死亡...
...普遍。但迄今为止,许多抗病毒中药的化学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并不十分清楚。因此,从中草药中筛选抗病毒活性成分,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靶分子,并解决其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关键技术,是筛选、研制抗SARS病毒治疗药物需首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