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起源和发展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知识总结,并为以后药物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陶弘景集注神农本草经),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730种。对原有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589.html

第二章 第三节 壮族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与医药关系(2)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 汉文化及中医等传人 , 使医逐渐积累发展 , 趋向成熟 , 并成为主流 , 因而壮医由医巫长期并存局面逐渐趋向于医盛于巫。尽管如此 , 巫仍然长期存在。 到了隋唐五代时期 , 代表壮族奴隶主文化铜鼓文化逐渐衰落了。羁縻制度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05.html

表壮不如理解释_表壮不如理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好帮手。 《水浒》第二十四回:“常言道:‘表壮不如理’,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

http://hanwen360.com/cy/381075.html

表壮不如里解释_表壮不如里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好帮手。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四回:“常言道:‘表壮不如里’,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烦恼做什么?”...

http://hanwen360.com/cy/211829.html

热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口中气热,有风证。温壮者,但温而不热也。钱乙附方论小儿热昏睡、伤风、风热、疮疹、伤食皆相似。未能辨认间,服升麻葛根汤、惺惺散、(方并见本卷伤寒门。)小柴胡汤(方见伤寒头汗出门中。)甚验。盖此数通治之,不致误也。惟伤食则大便酸臭,不消化,畏...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15-2.html

朱良春_使用对治顽痹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邱志济前贤施今墨先生谓“对”作用即辨证法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在实践中体现。国医大师朱良春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独创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对”临床经验,疗效独特,法度严谨而神化无迹,现浅析如下。巧伍妙用,精细入微,益肾督,首重温阳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zhuliangchun/1116-3-14.html

羌医用方法_【中医宝典】

...自古以来羌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实践中,发展积累了自己医药经验和用药习惯,为本民族繁衍、昌盛起到积极作用。羌族(植物药、动物、矿物药)共102种,其中植物药85种,动物15种,矿物药2种。举例如下: 羌活(寺格):将羌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91.html

第六章壮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概述_【中医宝典】

...医药经过较长时期知识积累和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系统、具有民族及区域特色理论体系雏形。在学术上具有与中医及其他民族医药(如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不同特点,即地方民族特色。它不是某个壮医个人创造,而是无数壮医及人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20.html

园:最早中药学校_【中医宝典】

...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园编制,府二人,史四人,掌固四人,司总务,主八人,童二十四人,管制配药;园师二人,园生八人,管药物栽培。园生大都选16~20岁青年充当,主要学习中药分类、栽培,采集、加工、贮存、配方、禁忌等知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422.html

中药配伍讲究什么_【中医宝典】

...药物用法包括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剂量和服法等几项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与方法,按照病情、药性和治疗要求予以正确应用,对于充分发挥药效和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前人把单味应用同之间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919.html

共找到922,05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0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