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有两个说法:一是“分何以能行?曰:义”。一是“分莫大于礼”。显然前一种说法侧重于道德教化;后一种说法则侧重于礼法制度。 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人性论出发,荀子提出了“名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以论证礼乐教化之必要性。 2.“隆礼尊贤...
...大取:毕云:“篇中言利之中取大,即大取之义也。意言圣人厚葬,固所以利亲,盛乐固所以利子,而节葬、非乐则利尤大也,墨者固取此。”案:毕说非也。此与下篇亦墨经之馀论,其名大取、小取者,与取譬之取同。《小取》篇云“以类取,以类予”,即其义。篇中...
...名称exclamationmark。 1897年王炳耀在《拼音字谱》中自拟的10种标点中有“慨叹之号”(!)和“惊异之号”()。鲁迅1909年在《域外小说集·略例》中提出四种新式标点符号,其中有(!),表示“大声”。1919年《请颁行新式...
...□ 章茂森 江苏省中医院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出发点。 西周太史史伯最早提出了“和”与“同”两个不同的范畴,他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
...医论著作。一卷。日本·今村了庵撰于1864年。本书是以问答体裁论述有关汉医与西洋医学学术观点评价的医论著作。其观点有其局限片面性,如作者视中国秦、汉以前的医学如“法律之不可犯”,而对西医则认为只可用于外治,不能施于内治等。现存1865年...
...医论著作。一卷。日本·今村了庵撰于1864年。本书是以问答体裁论述有关汉医与西洋医学学术观点评价的医论著作。其观点有其局限片面性,如作者视中国秦、汉以前的医学如“法律之不可犯”,而对西医则认为只可用于外治,不能施于内治等。现存1865年...
...不利,中对鬼神不利,下对人不利。而顽固坚持它,则简直是坏话的根源,凶暴人的道理。 7、非命上: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非,此天下之大害也。” 非命上:所以墨子说:“...
...谓之不知道。虽然,概乎皆尝有闻者也。然论其梗概,皆尝有旧闻。如“弃知去己”,必非无所师承,乃其绪论去之弥远耳。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成云:“本,无也。物,有也。用无为妙道为精,用有为事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郭云:“寄之天下,皆有余也。”澹然...
...乎舍馀力不以相劳,隐匿良道不以相教,腐臭馀财不以相分,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尚同中:墨子说:从现在回头考察古代人类刚刚诞生,还没有行政长官的时候,他们的说法是:“天下各人的意见不一样。”...
...者,取其简易之义,故重言“易易”,犹若《尚书》“王道荡荡”、“王道平平”,皆重言,取其语顺故也。 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从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速,谓即家召之。别,犹明也。○别,彼列反,注及下注同。 [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