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改善微循环灌注的基础,在血容量未补足时,应用任何血管活性药物均有危险。 (2)纠正酸中毒:休克时,常有代谢性酸中毒存在,使心脏收缩力减弱,并加重有效循环量不足,因此,要给碱性液。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能改善血液动力学及机体...
...治疗可使患者心指数、平均动脉压显著上升,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压显著下降。pVAD治疗组中7例患者获得满意的血流动力学改善(37%),而在IABP组该指标仅为2例(14%)。两组间30天总生存率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研究提示:pVAD...
...变化是抢救休克的关键。在抢救过程中,每隔15~30分钟测量血压——次,并作好记录,直至血压稳定后,可减少测量次数。在休克晚期,应每隔5—10分钟测血压—次,直至稳定。 ③呼吸及尿量监测:大部分休克病人均伴有呼吸频率及幅度代偿增加,当出现呼吸...
...观察脉搏与血压的变化是抢救休克的关键。在抢救过程中,每隔15~30分钟测量血压——次,并作好记录,直至血压稳定后,可减少测量次数。在休克晚期,应每隔5—10分钟测血压—次,直至稳定。 ③呼吸及尿量监测:大部分休克病人均伴有呼吸频率及幅度代偿...
...所致组织酸中毒可以起到部分纠正作用,但这种作用经过4h已渐消失。除非复苏病人的脑组织由于晚期神经组织衰变发生较高的血管性水肿,引起明显颅压升高,被动性高通气对于心脏骤停存活的病人并未取得明确有效益。不过中等程度通气,使PCO2保持在3.33~...
...适当的心理护理,这对病人的康复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特别是身心护理,因为病人在患病的过程中,由于疾病的折磨,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常使他们产生忧郁、焦虑、紧张、疑问、绝望等消极情绪,直接影响心理状态,促使病情加重,而先进的仪器和再高级的药物...
...□ 毛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输液意外包括输液反应及输液时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这两种反应是门诊或病房在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医疗意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对此,针灸的救急作用很好。现笔者将多次用针刺救治输液意外的经验体会写出,以...
...前列腺肥大而易致泌尿系感染;若患者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长期留置导尿管、静脉切开滞留针等过程中出现休克,亦应考虑为继发感染而导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这种情况多见于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及一些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的患者。 中年以上患者出现胸骨...
...从理论上讲,通过TDM工作测定血药浓度,并应用前述药动学理论制定、调整剂量,对任何治疗药物都适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药物如青霉素G、多数维生素等,由于本身安全范围大,不易产生严重毒性反应;另一些药物的治疗作用本身所致的生理、生化实验室...
...严重并造成危险。已有办法对那些既往有输血过敏反应的病人进行治疗,使他们能够输血。尽管检查血型及交叉配血都很仔细,也不能完全避免血型不合,这会使得输入的红细胞迅速被破坏(溶血反应),发生溶血反应时,患者在输血开始后或输血过程当中感到全身不适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